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81章悲剧的超级火箭(2 / 2)


  第二级单引擎推力也达到了6400吨,是土星五号第二级所用j-2引擎的60倍!

  不过因为极其简单的引擎结构,让它的推力巨大的同时也极其浪费燃料。

  注意,不是使用,而是浪费。这候 ba o la i m 章汜

  所以它注满燃料之后才会有18000吨重,这里边有一部分燃料是供它“浪费”用的。

  好在它估算的研发和发射成本很诱人。

  当时的每公斤运输价格约为67美元,折合现在约每公斤575美元。

  这是非常吸引人的数据,毕竟马一龙研发的猎鹰回收火箭终极运输价格目标才每公斤1411美元,刚开始使用的时候也不算便宜,次数多了才开始下降。

  实际上,海龙火箭这个吸引人的每公斤价格就是基于240次发射计算的。

  但是哪怕按照航天飞机最初的设想,海龙火箭每个月发射一次,这也是长达20年的发射预估。

  可是在太空竞赛期间都没有任何一个项目需要这么频繁的发射,唯一有可能接近的只有同时进行空间站建造和火星探测任务,但是显然美瑞肯宇航局是不可能有资金同时进行这两个项目的。

  甚至后边美瑞肯因为陷入雨林战争的泥潭,连阿波罗18和19号载人登月计任务都取消了,更没有资金来投资火星探测任务。

  同样商业发射上也没有类似的需求,哪怕现在人类送入地球同步轨道质量最大的卫星也只有几吨重,根本用不上它几百吨的超级运力。

  后来人们算了算,如果海龙火箭大幅度降低到每年发射4次,其价格会飞涨到每公斤5776美元,约等于现在的46000美元。

  这价格很离谱,要知道当年航天飞机退役时计算的每公斤运费才18000美元,这都是那个的两倍还多了。

  而航天飞机退役的原因之一就是价格不仅没有预期的降低,反而越来越贵。

  海龙火箭比它还贵,这怎么用?

  事实上海龙火箭的论证团队还忽视了另一项本来可控的因素,那就是燃料成本。

  海上发射虽然能省去辅助建筑的建设建设的运营费用,但也意味着没有了存放燃料和氧化剂的大型储罐。

  而且水的导热率要远大于空气的导热率,所以海龙火箭的液氧和液氢不能在码头加注,要不然拖到发射地就蒸发的差不多了。强牺 baolaixsw.com 读牺

  海龙火箭的燃料罐并没有什么太高级的保温装置,一切从简。

  加上液氢又不是容易运输的燃料,在论证海龙技术的年代,专门的液氢运输船技术还不成熟,所以当时唯一的解决方案就是在发射地“就地”电解海水生成液氢和液氧。

  但是那种方法极其耗费时间不说,还极度耗能,一般船只根本无法供应那么多能源。

  所以当时技术团队也承认海龙火箭若想发射,就必须跟上一艘核动力航母进行辅助,因为只有核动力航母的核反应堆能提供足够的能量在合理的时间内完成液氢和液氧的生产。

  这……

  这种放弃燃料利用率而追求极限推力的设计,虽然搞了原始的回收系统,但还是恰好成了海龙火箭的“七寸”,再加上各种各样的因素,海龙火箭最终是停留在了纸面设计图上。

  哪怕它是个超级巨无霸。制大 制枭

  哪怕从设计来看,它真的能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