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大国小鲜(科举)第265节(1 / 2)





  紧接着,孔先生又环顾众人,“二来,不怕与诸位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大禄自上到下,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儿,此番若居首功,高丽可付得起代价?”

  他亲口承认大禄贪婪,尤其具有说服力。

  众人一听,骤然变色。

  是啊,请大禄那是真烧钱。若非北蛮联军长驱直入,都城开京城岌岌可危,还真不敢开这个口。

  这还没打完呢,国库就被霍霍得不像样子,万一真夺得大功……前头送出去的十多座城池、港口还没收回来呢!

  只怕到那个时候,这两万五千尊大佛就送不走了。

  与卖国何异!

  殿内立刻响起嗡嗡的议论声。

  眼见孔先生三言两语便挑拨见效,李仁大急,“万万不可呀陛下!”

  话音未落,却有同在文班的李润斜着眼睛看过来,意味深长道:“辅政王如何这般急切?是否,另有所图啊?”

  二人虽然都姓李,却不是一个源头,彼此争权夺利十分严重。

  原本这李润势弱,高丽朝野也想有人牵制李仁,于是便提议将李润之女嫁与孔先生。

  孔氏声名远播,婚事一成,李润摇身一变成了天朝孔圣后裔的老丈人,身份、地位扶摇直上,短短几年就成了可以与李仁相抗衡的另一支力量。

  “休要污我清白!”李仁大怒。

  李润却不与他争论,转而向王禹泣道:“陛下,陛下得天人教导,实乃不世明君,孰忠孰奸,还请陛下明辨啊!辅政王所言,看似替我高丽保存实力,可对北蛮联军之大患不亚于隔靴搔痒,只是激怒,新仇加旧恨,贼人三年之内必将卷土重来!可若一鼓作气重创,或许短期代价惨重,然百姓便如野草,生生不息,一二十年之内又可再生也,何愁无卫国者?”

  说着,他扑倒在地,涕泪横流,悲痛至极,令人闻之落泪。

  当下朝中便分作两拨,吵得不可开交。

  王禹头痛欲裂,大呼退朝。

  可纸包不住火,短短几天之后,李仁提议让援军冲锋的消息就传到前线。

  据说主帅欧阳青大怒,当场大骂,“我一心为尔等,竖子安敢叫我儿郎做填旋?!”

  遂怠战,闭关不出。

  北蛮联军见状,组织冲锋突围,无奈之下,高丽军只好自己上。又因无人配合,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损失惨重。

  消息传回开京城,王禹并众朝臣难免又怪李仁多事。

  李润连夜孤身进宫,一再劝告王禹,“大禄非良善易与之辈,高高在上,胃口极大,若惹怒了他们,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来日复又至矣!长此以往,何须他人来犯?难道陛下想做亡国之君吗?唯有放低身段,悉心侍奉。”

  亡国之君?!

  王禹听了,倍加惊恐,越发偏向孔先生和李润。

  纵然小小高丽,也不乏死忠。

  辅政王李仁眼见小皇帝日益倒戈,深感不妙,便私下与众臣联络密谋,“皇帝年幼,被妖人蛊惑,不能理政,长此以往,我高丽危矣!不如趁早废而另立!”

  不少人深以为然,“那孔先生本是汉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他本就不该当朝论事,偏陛下和李润被蒙蔽……依我之见,李润也留不得!”

  “不错,当下高丽腹背受敌,我等早该拨乱反正!重振朝纲!”

  “不如先使人围住孔先生的家眷,他儿子颇聪慧,有人质在手,谅他不敢轻举妄动!”

  李仁深以为然,“可!”

  然而举事当日,李仁等人杀入宫闱,一路竟无多少阻碍,当时便暗道不妙。

  坏了,恐早已泄露!

  正踟蹰间,忽然火光大盛,无数侍卫从各处宫室内窜出,将他们团团包围。

  寝宫房门打开,小皇帝自内缓缓走出,潸然泣道:“朕待你们不薄,你们为何要害朕?”

  原本孔先生来密报,说李仁意图谋反,他还不信,如今亲眼见了,最后一丝侥幸也破灭。

  李仁细看他身边二人,一人自然是孔先生,而另一人,竟然是本该留守城外的大禄使者傅芝!

  “带上来!”

  傅芝大手一挥,便有大禄士兵押进来百十号老弱妇孺。

  那些人见了李仁等死忠派,纷纷哭嚎出声,“老爷!”“父亲!”“儿啊!”

  众人惊愕万分。

  他们派人围了孔先生的家眷,却不曾想,自己前脚刚进宫,后脚自家也被端了老窝。

  “这!”

  “竖子敢尔!”

  被抓来的,要么是父母爹娘,要么是娇妻美妾,要么是自家精心培养的儿女后代,众人无有不愤怒者。

  “大人!”有人一咬牙,对李仁喊道,“到了这一步,左右都是个死,不如放手一搏!来日也不愧对我高丽祖先!”

  家人么,死就死了,只要大事可成,大不了再娶再生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