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大国小鲜(科举)第109节(1 / 2)





  倒也不必如此激进。

  但不得不说,听了确实受用。

  扯远了。

  既然傅芝马上就能认出自己,想来也没少关注。

  很快,傅芝就调整过来,依旧提着酱菜坛子,笑得无懈可击,“哦,原来是汪大夫高足,秦解元。不曾想在这里遇见了。”

  官场之中,若彼此关系不亲厚,时人为表尊敬,常以姓氏加官职名称呼,汪扶风任谏议大夫,故而外头的人经常喊“汪大夫”,跟“董阁老”“李太医”什么的一个道理。

  两人所在的派系其实原本没什么直接的利益冲突,但早在傅芝对秦放鹤出手那一刻起,就注定了要站在对立面。

  当然,官场之上,没有永恒不变的敌人,或许来日也有合作的机会……

  但就眼下,二人各怀鬼胎,寒暄起来便如水不够时强行玩泥巴,干干巴巴。

  “对了,还未曾有机会道恭喜。”秦放鹤终于想起一件喜事。

  傅芝一听,难得露出几分真心的喜悦,“同喜同喜。”

  五月原礼部尚书宁同光因办差不利被贬,而紧跟着递补上去的,便是傅芝的老师。

  但有点尴尬的是,提为礼部尚书之后,天元帝并未紧接着下达允其入阁的旨意,故而傅芝那位师父如今便是六部尚书之中,唯一一位非内阁成员。

  第73章 婚事

  当初得知秦放鹤被汪扶风收为弟子后,傅芝确实有些后悔。

  他不后悔曾打压秦放鹤,政斗么,本就会有余波,既然有余波,少不得把下头的人扯进来,不是姓秦的小子,也会有别人。

  就好像你正常走路,不也会踩死几只蚂蚁么。

  没什么大不了的。

  只是他没想到这小子的运气这样好,后悔没有再及时补一刀。

  又有些气,气方云笙不争气。

  原本傅芝以为,方云笙如此护着秦放鹤,必然动了收徒的念头,而方云笙一脉也不过尔尔,只要那小子入了方云笙门下,日后也翻不起什么滔天巨浪。

  但万万没想到,方云笙近水楼台还被人先得月!

  消息传回来时,傅芝只觉得既解气又憋闷。

  解气的是,你方云笙不是爱摆谱么?

  这下好了,徒弟苗子给人抢走了,痛快吧?过往照拂愣是为他人做嫁衣,只怕背地里要呕出血来。

  憋闷的是,姓秦的小子竟入了汪扶风的眼。

  汪扶风本人已算难缠,更别提还有个人老成精的师父,如今又加一个小的……真可谓四面八方的野狐狸聚堆儿扎窝了。

  一大一小,都生得斯文俊秀,笑起来更添风姿,外人只觉赏心悦目。

  难为两人还能和和气气相互问候,各自心里想什么,谁知道呢!

  回到汪府后,秦放鹤先叫人将点心送去给姜夫人,自己则去前头二书房找汪扶风。

  “回来了?”汪扶风正看不知谁来的信,叫他进去也没收起来。

  秦放鹤熟门熟路坐了,先喝茶,把酱菜铺子门口遇见傅芝的经过说了。

  汪扶风嗯了声,“那酱茄子的老母亲是山西人,最爱一口陈醋渍的什么疙瘩头配酥鱼,难怪你身上有股酸味儿。”

  秦放鹤一怔,拽起衣襟低头闻了闻。

  有吗?

  师父鼻子这么灵的吗?

  “哄你的。”汪扶风骗徒弟骗得毫无心理负担。

  看完了信,顺手挑开火折子吹了两下,将信点燃后丢到脚下的铜盆里,亲眼看着烧成白灰,再用铁钳子搅和碎,上面的字迹便彻底消失。

  他忽然问了句,“说起来,你也十六了,有中意的姑娘了吗?”

  秦放鹤确信汪扶风对自己的私人生活了如指掌,这么问,大概率是为了进一步确认。

  为什么现在问?

  为什么明知故问?

  哦,他,或者说董春有人选了,对方的门槛还不低,所以要保证万无一失。

  会是谁?

  按董门的立场,秦放鹤不可能与皇亲国戚联姻,不然婚书落成的瞬间,就等于整个董门都站了队。

  也不可能是兴旺中的世家大族,一来与董春寒门立场相悖,二来皇帝也最忌讳强强联手,因为后期容易把持朝政。

  至于地方上的名门望族,也不太可能,因为远水难解近渴,助益不大。

  排除掉这些之后,再结合最近师徒俩可能接触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