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祭司大人穿六零第38节(2 / 2)


  前面排队的人移动得很快, 前面空出位置,郭红又往前挪了几步。

  累了一天郭红不太想聊天, 婷婷妈倒是挺有聊天的兴致, 主动跟郭红说话。

  “你们家木副院长好像就是长宁公社吧?真羡慕你们家, 有老家亲戚帮着不缺粮食。”

  “不像我们家,我们家养着大大小小四个孩子, 外人都羡慕我们家双职工日子过得好,哪里知道我们家现在锅都揭不开了。”

  郭红立刻反驳:“你记错了, 我们家老木不是长宁公社的, 哪有什么亲戚帮忙。这不,家里缺粮,还不是下了班要来粮站排队。好在呀,咱们这儿买粮还不算太难,比外面重灾区好多了, 日子也能过。”

  婷婷妈撇嘴:“这几个月从来没有按照标准买到过粮食, 粮本上都欠着好几十斤粮食了。”

  大家都这样,粮食紧张, 普通人粮本上一个人一个月有二十五斤粮食,给你二十斤就不错了,欠着的等以后再补给你。至于什么时候补,就看什么时候有粮。

  郭红嗯嗯啊啊地应了几句,根本不想搭话,婷婷妈突然凑到她身边小声问道:“你可别蒙我,我上回在汽车站看到你们坐车去长宁公社的方向,难道不是去你公婆家?”

  郭红脸色一黑,这人怎么这么不识趣?

  “都是街坊,麻烦您帮帮忙,给我介绍一家愿意卖粮的亲戚吧,要工业票还是要钱,咱们都可以谈。”

  “婷婷妈妈,快轮到你了。”

  郭红避而不谈,碰到个不识趣的人你避而不谈也没用,她能一直缠着你。郭红被烦得都想转身走了,今天这个粮不买也罢。

  “要多少粮食?粮本拿出来。”

  终于轮到了,婷婷妈赶紧把粮本拿出来:“我要五十斤。”

  粮站的工作人员头都没抬:“买不到五十斤,今天先买三十斤吧,剩下的下回再来。”

  “同志,帮帮忙吧,我家人多,三十斤粮食拿回去吃不了几天。”

  “这是上面的规定,我们也没办法,同志你也别为难我们。下一个!”

  婷婷妈背着粮食无奈地走了,下一个是郭红,她买了十五斤粮食。给她装粮食的是个熟人,木家族人林平安。

  “嫂子,你要买粮这两个月就多来排队,来的次数多了买到的粮食就多了,后面情况比较难,到时候排队时间会更长。”

  林平安说话小声,语速又快,除了郭红后面的人都没听到。

  “没事儿,家里还有粮,我就是随便买点。月底我和木昭要回老家看孩子,你有没有什么需要我带的?有的话提前到草药街找我们。”

  “还真有,我给我爸妈弄了几斤棉花,麻烦嫂子帮我带回去。”

  “小事情。”

  郭红提着粮食回家,快走到草药街的时候郭红下意识瞅了一眼隔壁街,庆幸婷婷妈不在,只看到一群小孩子在街口玩儿,一个个孩子都瘦巴巴的。

  木昭刚回家,见媳妇儿不在就去厨房做饭,做到一半就看到媳妇儿提着粮食回来了:“今天排队时间不长,速度挺快的。”

  “这个月秋收,可能是粮站那边存粮多了些,多开了两个窗口卖粮。”郭红随手把提回来的粮食放桌上。

  木昭一边烧火一边说:“咱们不去买粮食也行,家里粮食够咱们俩吃,你就别去受这个罪。”

  “那哪儿行。”

  街坊邻居都看着呢,他们家不去粮站排队还有粮食吃,人家就要多想了。

  “对了,平安跟我说这两个月粮食供应还算充足,明天你跟赵医生她们说一下,多去排队,要不然等到入冬粮食不好买。大冬天的去排长队,太受罪了。”

  “我记下了。”

  郭红叹气:“幸好咱们晓晓不在,要不然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又怎么?怎么突然说这个。”

  “刚才回来的时候看到街口一群孩子玩儿,一个个的瘦得不行。晓晓在家我绝对不会饿着她,大家都是受灾买不到粮,别人家的孩子饿的精瘦,咱们家晓晓还肉嘟嘟的,邻居就该来咱们家借粮食了。”

  他们家如今有粮,木昭和郭红两个人都不敢放开吃,比去年他们夫妻俩都瘦了许多。

  “大人遭点罪就算了,孩子受委屈我可舍不得。”

  不止郭红这么想,林英也撑不住了,月底郭红要回老家前一天林英找过来:“我早就说把孩子送回寨子里,我家那位舍不得,这下好了,家家户户都吃个半饱,我们家也不好跟别人不一样,孩子天天半夜饿醒,我真是心疼。”

  关键是他们家又不是没有粮食,偏偏不敢吃。

  “你想把孩子送回族里?”

  “送,我跟我家那位想好了,族里答应我就把孩子送回去。”

  郭红笑道:“你看你,我家晓晓在寨子里住这么长时间了,每次我跟木昭回去看孩子,族长和族人从来没说过我们一句不好。你还问什么问,直接把孩子送回去得了。”

  “还是问一下吧,我怕族长他们为难。”林英听说族里也缺水,怕今年族里粮食减产不够吃。

  “你也是,做事也太妥帖了。行,回去我帮你问一下。”

  林英犹豫了一下:“其实不止我们家,另外几家也想把孩子送回族里。”

  “那就送呗。”郭红觉得,这个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林英苦笑:“你不知道,我,木昭,林平安他们这些同辈的孩子是被族里精心培养出来的。那时候刚建国,城里乱着呢,什么政策也还没定下,族长为了我们年轻一代的前程,费了老大劲把我们送进学校,毕业后我们找工作族里也帮了许多。”

  “虽然族里从来没说过要我们回报族里的话,但是嫂子,我们心里还是希望自己能出人头地,不辜负族长对我们的栽培。”

  结果现在呢,好多族人在县城甚至市里扎根了,外人瞧着挺风光,实际上他们也就是个普通人。别说回报族里,现在他们都还在靠族里过日子。

  郭红叹息,明白了她的意思,但是她觉得:“我嫁进木家没几年,不过族长和族老们的性子我还是知道一些,你们别有那么大心理压力,该跟族里伸手的时候别不好意思,孩子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