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秦皇完结+番外_368





  秦皇当然没那么容易被哄到,正想反驳说过两年你又跑了,便被阿江熟练转开话题:“王上的画我已经画好了,则去看看。”

  秦皇点头同意。

  五月初一,春风拂岸,渭水河畔尽是人来人往。

  在经过数年的习惯后,每月初一的集市已经成为咸阳人民的重要日子,也是大小商人们的狂欢日。

  这一天,不用交昂贵的入市费用,大家皆将多余的事物拿出置换些紧要的物件。

  从柴米油盐酱醋,再到茶马、桑麻、纸书,在这数里的河岸边,都是应有尽有。

  河岸边装不下人车时,还有人赶来小船,在水边支上木板,做了临时摊位。

  而今年,有一本非常特别的书籍,成了超级抢手的货物。

  《字典》是严子新著的大作,只出了最新一版,收录了一千个常用字,并且在附录里,标注了六国与秦国的语言对照。

  这些书里只有秦齐、秦赵、秦燕、秦魏、秦楚等五国对照,韩国因为体量太小,直接被严江忽略了过去。

  他是走过六国的人,这点还是做得到的,编出来再找六国士子修改调整,做得就很快。

  如今的著书,一般都要反复修改,非十年二十年不出,但严东可不想等那么久,在他看来,找bug就得人多才快。

  在他的设想里,这本是每一本,以后这事就交给他人,每年修订一版,字以部首查找。等下一版,就把拼音推广一下,然后也加上去。

  至于说古音和后世音差特别大这种事,对他来说根本不是事,物是死的人是活的,连英语都可以用汉字注音了,又不是考四六级,先解决有无的问题,再说好坏也不迟。

  受限于印刷技术,《字典》一书价格不菲,但就算如此,还是大受欢迎,甚至出现了盗版。

  咸阳学宫的六国士子们都大赞此书尽显秦之仁德,严江就很想笑,他只不过是把参与者的署名加上去而已。

  严江远远看着河边的热闹,觉得自己付出太多了。

  秦皇甚想去集市上看看,但他也知道这么拥挤的情况下非常危险,所以只能带着花花隔岸观人,感受着治下的繁华,在河边垂钓。

  但可能是最近太劳累,又在河边吹了风,从宫外回来后,他便有些发热,浑身酸痛,口渴。

  严江给他敷了冷巾,顺便叫来了太医令。

  虽然他不相信这年头的太医,毕竟这时的医学发展还在蒙昧之中,有的地方甚至还没有从巫家脱胎出来,可毕竟是宫廷规矩,还是守着的好。

  很快便有太医令前来为秦王诊疗,说秦皇只是偶感风寒,幸而王上身体康健勇猛,歇息两日便好。

  严江当然也知道是这情况,命人拿红糖煮了姜汤端来。

  然后多看了两眼这位太医:“怎么不是夏无且?”

  当年那个投箱子救秦王的太医,一直是秦王最信任的太医令。

  如今这个,有些年轻了,看起来只有四十出头,面貌古朴无华,身长挺立,气质飘渺淡然,看起来更像一位隐士高人,而非医者。

  便听那太医淡然道:“回正卿,夏无且年过七旬,旬日前便已告老归乡,如今太医署尚无新任太医令,今日正好小臣临职。”

  严江点点头:“原来如此,你叫什么?”

  他只是随口一问,毕竟这么有卖相,一看便不是无名之辈。

  那人话语淡然飘到严江耳中,却宛如一声惊雷:“回禀正卿,小臣徐福,齐地人氏。”

  “知道了,退下吧。”严江平静地道。

  徐福告退。

  秦皇看了这太医退去的方向,皱眉道:“此人有何不对?”

  严江淡定道:“没有。”

  秦皇不信:“那你方才为何突然掐朕?”

  严江心里对徐福淡淡道了声对不起,然后便摆出欣赏之色:“他告退时抬头看我,惊了我一下。话说六国人士我见得不少,但如此仙风道骨的人物,却是第一次见,要不是有阿政你珠玉在前,倒想结识一下呢。”

  说罢,他端起汤碗:“来把姜汤喝了,出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