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29节(1 / 2)





  刘家还是徽州首屈一指的富商。

  这样的人怎么能进方家家门呢!

  宋氏和方世平大闹,还曾一度大闹到方家祠堂。

  族中许多人来调停,也不知为何,方世年却替方世平说话,同意了方世平将佟氏纳了进来。

  族中上下对此都多少诟病,但方世年是家主,有他首肯的事情,方世平又要死要活,旁人想劝都劝不了。

  宋氏起初也寻死寻活,可后来方世平不知怎么唬得,宋氏竟也不介怀了。

  如今这佟氏在四房大着肚子,宋氏也好吃好喝供着,只是眼不见心不烦。

  这些年,宋氏也许是累了,不再想花心思在方世平身上了,转而关心到自己的女儿和儿子身上。

  槿玉也到了出嫁的年纪,过往方世平总想着拿女儿讨个好出路,如今,宋氏也不干了。

  没有了宋氏维护,方世平也拿方槿玉没有办法。

  方槿玉和宋氏的关系也日渐好起来。

  而年幼的方如南看在眼里,也觉欢喜。

  过往的宋氏终日在四房哭哭啼啼,而如今的宋氏,有时间便陪方如南温书,或是陪女儿做些女红。

  莫非心死了,也不会如此。

  但心思放在子女身上也并非坏事,看方槿玉和方如南脸上的神色,就知晓心中定然欢喜。

  袁氏也逐渐能同宋氏走到一处去。

  妯娌间,过往并无这样那样的走动,眼下反倒更像一家人来。

  “嫂嫂,槿舒临盆大约是什么日子?”宋氏问。

  说到方槿舒,袁氏眼中更柔和了些:“算日子是九月二十六,可前一胎生薇薇的时候,就提前二十余日,眼下也不好说。不过毕竟生过薇薇了,倒也不至于慌乱,亲家母待她也好,我尚可安心。”

  袁氏口中届是对楼氏的满意。

  宋氏有些羡慕。

  她也希望槿玉能嫁个好人家,不求多富贵,只求夫家上下都能真心待她。

  譬如楼氏对槿舒。

  便是门当户对,只要对女儿是好的,又何必在乎要用女儿的亲事要讨得什么好处呢?

  宋氏是想明白了。

  宋氏莞尔:“槿柔呢,近来可有槿柔的消息?”

  方槿柔早年嫁去了怀洲。

  夫家是做茶叶生意的商人,虽然门户不高,日子却也过得丰裕富足。早两年,方槿柔还诞下了一对双胞胎,一家人过得和和美美。

  怀洲离京中远,唯独不便,不能像槿舒那般想起的时候就多走动些,只是三两月才盼来一条消息,刚喜过,又盼着下次。

  袁氏两个女儿,都算嫁得好的。

  如今的宋氏,也想自己的女儿嫁的好。

  问起方槿柔,袁氏脸上的笑容尽展:“前两日还来信,说年关的时候会同金源(方槿柔夫君)一道带孩子来京中,和我们一道过年。”

  宋氏惊讶,也替袁氏高兴。

  都说嫁出去的女儿,回趟娘家都难,而槿柔的夫家竟会陪她一道回京中过年,足见方槿柔在夫家活得多出彩。

  袁氏这边说,方槿桐和思南,槿玉几人便围了过来。

  “二伯母,方才可是说槿柔姐姐和二姐夫会回京中过年?”方槿桐又惊又喜。

  袁氏笑眯眯点头:“信上是这般说。”

  方槿桐欢呼雀跃:“上次我同如峰,思南去定州的时候,还听大伯母说,年关想带长房一家来京中,一起过个热闹年呢,二姐姐要是也回来,那家中就真热闹了!”

  方槿玉也欢喜:“是啊,像小时候一样。”

  小时候,大伯父大伯母在京中,大哥,大姐,二姐都在家中,年关的时候,一家人围在苑子里看烟火,吃年夜饭,拿长辈给的红包,记忆里,全是欢声笑语。

  思南也跟着鼓掌。

  小孩子都是喜欢热闹的。

  这端光顾着说,裁缝师傅可急坏了。

  “三小姐,方才还没量好,现下又得重来。”

  姿势变了,怕尺码不准,给大户人家做衣裳,都得仔细些,裁缝师傅担心出纰漏。

  方槿桐目露歉意,这才重新配合。

  不过就在袁氏一侧,还能一面量体,一面说话。

  家中的用度都是袁氏在管,袁氏朝裁缝师傅道:“一人多做两套吧,今年年关家中人齐,多做些喜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