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98节(1 / 2)





  陶广志是他父亲选出来的官,但却是第一批向他表忠心的老臣,所以他也一直重用他。只是如今看来,是要给他挪个地方了。

  不管是陶广志还是霍文钟,他都是欣赏的。如果没有博陵侯,陈睿相信就算此二人有些矛盾,也不会走心,那二人都是大局为重的。只可惜,他调不动博陵侯,自然也调不动博陵侯世子,有博陵侯这个跳上窜下的在陶广志与霍文钟之间时不时添把火,他难得欣赏的一对循吏,恐怕要因为博陵侯而起嫌隙。

  “也罢。”陈睿心中已有了计量,将陶广志调到别的郡去,不仅全了君臣之谊,也省的他老来断些乱七八糟的官司。为了自己的身心健康着想,陈睿可不想在看到博陵侯的折子了。此外博陵侯的那封折子尾部提到了自己半路上的遭遇,颇感委屈,自己随行的人也伤了不上,希望皇上能给点赏赐,比如将赵县的赋税赐给他,这样一来,他就有银子给随行的人看病了……

  “简直荒谬!”陈睿哭笑不得。不过还是找人问了赵县是何地。得知乃易阳郡内一处发生过时疫十分贫瘠的县城后,不由多想了一会儿。

  “这博陵侯,分明就是想多捞些供奉银子。又担心狮子大开口令朕不满意,所以才提了这个赵县。也罢也罢,就算是安抚一下太后好了。”陈睿随手批了“可”字。

  当聂冬听得陈睿的旨意后,纵然早有准备,但难免诧异。竟然都批了。

  随后,他就笑不出来了。

  陈睿派了一位“天使”随博陵侯一同回博陵。这可不是因为陈睿心疼博陵侯特地派来伺候他的,而是需要博陵侯捧着的。这位“天使”代表陈睿去与新上任的易阳郡守商议在易阳开展“借商令”。

  “给了赵县一地的赋税,就必须还他更多的银钱,咱们这位皇上真是一点亏都吃不得啊。不仅不吃亏,还总想占便宜。”聂冬坐在宽大的马车里,伸手托腮道,脸上的神色颇为风云变幻。

  “皇上可是公开表扬了你忠君爱国呢。”霍明明似笑非笑。陈睿借着博陵侯在中山郡的乱民遭遇,给博陵侯按了一个临危不乱,没有辱没朝廷威严的美名,赞他在危难之中依旧忠君爱国。

  想想还真够讽刺的,聂冬可是一心想要炒皇帝的鱿鱼呢。

  既然博陵侯如此忠心爱国,那肯定是要为国分忧的。正好易阳郡一向都富庶,这“借商令”乃大司农向陈睿提出的新的赋税种类,那就由易阳郡来当这个试点吧。

  “借商令”不能完全叫做税,不然朝廷在旱年不减徭役还要增税,朝廷的名声还要不要了!所以柴三郎给这个“税”加了一层几乎等于无的遮羞布,这钱是向富户们“借”的哟。借的钱用来助军,多好的事啊,朝廷的给大军的粮草也有找落了,富户们也是给军队做贡献呀,你借的越多,朝廷还会给你表彰哟,还免除你的徭役哟。

  “依照本朝律,富人以三十税一就可以用钱抵消劳役,他们本来就拿银子免了,又来一道借商令,分明是二次收费!”聂冬没好气道,“这个陈睿,难道成天就是和柴府的那几个人商量怎么从老百姓手里榨干最后一两银子吗?!”

  223、二二三章 代理

  聂冬恨不得给陈睿贴上一个标签要钱不要命!

  “不知易阳郡的新郡守性格如何?”霍明明有些好奇, “也不知郡下二十个县,这借商令要从哪个县开始呢?”

  聂冬托腮:“我只知道不会是博陵,也不会是赵县。剩下的十八个县……我也没有看过圣旨,很难猜啊。”

  易阳郡属于大郡,除了相当于省会的博陵发展最好外,还有四个县也颇有实力,其余的县虽然贫穷些, 但也未曾出过什么大乱子。单从“借商令”试点的选择来看,选择易阳郡是个非常稳妥的做法。只是想到推动陈睿做出这个决策的是柴家, 聂冬怎么看都感觉有一股阴谋的味道在里面。

  “陈睿怕是担心心上任的郡守不如陶广志贴心, 干脆给了一个正大光明的理由让新郡守给他搂钱。”聂冬觉得这才是借商令在博陵试点的真正原因。

  不过陈睿到底还是没有给易阳郡派来一个新郡守,让原郡衙内的副手当了代郡守,毕竟贸然派来一个空降系, 怕是一时间也无法掌控向易阳这样的大郡,至于这位代理郡守能不能转正, 还要看陈睿最终的考量。

  对于这位代理郡守庞永靖,聂冬倒是认识。原本在郡衙里掌管钱粮一事, 也算是要职了。为人比较低调,在原本老侯爷的记忆中, 也只是知道庞永靖这个人,二人并未深交。

  一行人还未到郡城, 就看到一群官吏站在驿站两侧,打头的便是庞永靖。聂冬不由眯着眼用力瞧了瞧,按理说庞永靖升成代理郡守后也是准两千石的封疆大吏了, 竟然出城十里迎接!这里可以做个对比,陶广志只是打开了县衙大门,站在县衙门口迎接的博陵侯。

  “这礼数可是有点过了。”聂冬笑道,“纵然博陵侯品级比他高,但也不至于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