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4节(2 / 2)


  “你说慢些,到底出了什么事?上什么当了?”

  沈江卓急的满头大汗,事情发生的太快太急,一时间他竟不知该如何说起。

  “这几天你一直在侯府,外面忙的一团乱。原本负责各处粮仓巡视的应该都是我的人,但张义鸿下令,让我将人全部抽调去运粮以及城门的戒备,如今巡视粮仓的人当中有八成都是衙役和征来的民夫,而非我博陵大营的士卒。今天是向吴国运粮的日子,士卒便去各处粮仓清点所出的粮草,结果就发现了侯府里的的粮食里竟有不少都是沙子!”

  “怎么会这样?!”霍文钟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这件事有多少人知道?”

  “现在知道的人还不多,去检查粮食的乃我的亲兵,清晨时他发现后立刻就来报我了。但今天不少运粮官都要去粮仓,这事肯定瞒不住的!”正是发生了此事,沈江卓这才意识到,他的人全部被调离去守备城门,或许是一个阴谋!他和霍文钟的关系,博陵上下没人不知道,这件事明摆着就是冲博陵侯府来的,自然要将手握士卒的他调离才行。

  可张义鸿为什么要这么做?!

  沈江卓百思不得其解,一旦粮草转运出了什么问题,博陵侯府逃不了责任,张义鸿乃一县县令自然也难逃其咎。

  不等二人多想,王家丞也气喘吁吁地跑进来:“刚接到文书,易州刺史魏文杰,今日巡查博陵!”

  来了,果然来了!

  如果说之前只是猜测,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屋内二人立刻明白了——这就是一件阴谋!

  “库房早已交接给了县衙,与侯府无关!”霍文钟第一时间摆明了立场,“这件事是博陵府衙出了纰漏,张县令现在何处?”

  话音刚落,屋外从县衙而来的衙役道:“县令大人请督邮大人尽快去府衙!”

  霍文钟沉声道:“待本官换了官服再去也不迟!”

  所谓山中一日,世上千年。不过是在府里待了五日,外面竟然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霍文钟心中远不如表明那么淡定。更何况沈江卓还带来了一个坏消息——库房虽与县衙办了交接文书,可由于县衙人手不够,这座由博陵侯府捐出来的库房,每天夜里也都是由侯府下人们进行看守的。总之,博陵侯府怎么都脱不了干系!

  正院中,听完霍文钟的告辞语,过了半响,聂冬悠悠睁开眼,秦苍赶紧上前将他扶起来。聂冬长长舒了一口气:“可算是来了,这姓魏的要是还不来,本侯都快躺不住了。”

  第四十八章 打脸

  城南粮仓已被沈江卓暂时封住,可消息还是传了出去,才到辰时(早7点),张义鸿已是一身官服站在府衙门前,听得一阵马蹄声,只见霍文钟竟然直接策马而来,张义鸿从袖口掏出帕子连忙擦擦汗。

  “大郎,那粮仓到底是怎么回事?”

  他竟然有脸问!

  霍文钟也打起了哈哈:“什么粮仓?这几日我在府里侍疾,张大人身为博陵县令,在博陵境内所发事情还有您不知道的吗?”

  张义鸿心里叫苦连天,霍文钟果然是误会了!

  “大郎这是说的哪里话,”张义鸿立刻道,“这些天我也都在驿站,各处粮仓自有衙役和士卒去巡视……”

  话未说完,被沈江卓气愤截过:“张大人!我大营里的士卒都被您调去城门了!您不是担心博陵也像赵县那样被流民冲击,便命我将大半士卒派去守城门,这城内的粮仓到底是由谁巡视,这我就不知道了!”

  “是是是,十七郎说的没错,是我下的令,可这不是由于城内粮草太多,我也是怕有个万一啊!”张义鸿道,“再说了,这又不是我一个人的主意,陈功曹、仓曹掾还有主簿等人都同意了,就连沈老弟你自己当初也认为有理,才将士卒调离的啊。”

  沈江卓没想到这老狐狸绕了一圈,竟将这么多人都拖下水了,气的浑身发抖,恨不得给他两拳!从外面赶来的仓曹掾,听到了屋内的争吵声,急的跺脚,大呵一声:“都别吵啦!!魏文杰还有一刻钟就要进城了,现在已经可以看到他的随从和马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