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招魂第141节(1 / 2)





  “我的老师,亦是他的老师,”

  徐鹤雪倏尔停步,“阿喜,我觉得,他是将老师的遗言记在心里了,可我又怕他这样。”

  他知道,孟云献在推着赵永庚走一条艰难的路。

  大齐的皇子不能入朝议政,即便为亲王,也无实权在握,赵永庚从封王的那一年开始,虽未在朝,却从来都被人裹挟在政治的旋涡里。

  作为挚友,徐鹤雪钦佩永庚抗旨返京的这份果敢,但同样,他也深知永庚会因为此举而卷入难解的死局。

  可如今风雨飘摇,谁又能全身而退?

  倪素抬头望他,兜帽滑落到肩背,她忽然说,“徐子凌,你看看你自己。”

  她面前的这个人衣襟浸着斑驳血痕,冰凉晶莹的雪粒子落在他乌浓的发髻,拂过他清冷的眉眼,不消不融。

  那样一张脸,骨相秀整,却苍白得几乎没有血色。

  “你敬重老师,在乎挚友,即便是死了,你也为这个大齐守过雍州国土,救过将士百姓,你肯为人,”她握着他的手抬起来,衣袖后褪,冷白的腕骨上是血淋淋的一道剐伤,“为什么人,就不可以为你呢?”

  “我们这些活着的人,也想为你啊。”

  徐鹤雪一言不发。

  他只是看着自己面前的这个女子,她是带着笑意说这些话的,他禁不住,伸出手指摸了摸她的眼皮。

  她眼睛眨动一下。

  风声凛冽,寒雾浓浓。

  徐鹤雪将她的兜帽重新拢到她头上,说,“阿喜,我背你回家吧。”

  “我腿脚又没受伤,你背我做什么?”

  倪素笑了一声。

  徐鹤雪转身,在她面前蹲下去,衣摆拂过地面没扫干净的积雪,他垂着眼睛,轻声道:“你鞋袜湿了,我知道。”

  ——

  重明殿。

  嘉王靠坐在软榻上,桌案上的饭食没动,他双足与膝盖都裹着细布,一张面容苍白而清癯,并未束发,几缕浅发轻拂面颊。

  他不用饭,也不说话。

  殿中的宦官宫娥都安静地侍立在一旁。

  贵妃被近侍宫娥扶着入殿,便是瞧见这样的一幕,殿中没见什么暖意,她皱了一下眉,“你们这些奴婢,怎么也不知道给殿下添炭?若是令殿下病情加重,你们如何能抵?”

  宫娥宦官们齐齐低下头去。

  “去。”

  贵妃朝身边的宫娥抬了抬下颌。

  宫娥立即领会,带着所有的宫人出去,殿中一时只剩下贵妃与嘉王二人。

  “娘娘。”

  嘉王有了些反应,“天寒地冻,您不该来。”

  “我该来,”贵妃弯唇,抿了一口面前的热茶,“听说殿下你已经考虑清楚,愿意娶我的内侄女?”

  “是。”

  嘉王垂着眼,“如今这样的局势,我早该分清。”

  此话听着很是顺耳,贵妃轻轻颔首,“殿下早这样想,也就不会触怒官家了,这原是一桩好事,我那个内侄女是很出挑的美人儿,待她入京,你见了,就会知道她的好了。”

  嘉王嘴唇干裂泛白,稍微一动,便浸出血,“娘娘心里如何想,我已经很明白。”

  他倏尔抬起脸,一双爬满血丝的眼睛盯住贵妃,“但那些,让娘娘与我,都不快的人呢?”

  那些人是哪些人,贵妃心知肚明。

  她有些讶异地瞧这嘉王,不知为何,她总觉得这个人有些不太一样了。

  但她轻笑了一声,“他们实在过分,殿下以为,我们该如何?”

  嘉王掀开锦被,不顾脚上的伤,一步,一步地走到贵妃的面前,地面留了血印子,他仿佛毫无所觉,俯身作揖:

  “赵益,愿与娘娘同道。”

  第115章 行香子(六)

  十二月初十, 赐婚嘉王与宛江吴氏女的旨意落定。

  殿前司都虞侯苗景贞握着刀立在庆和殿外,今日没下雪,但碧瓦之上积雪未化, 檐角还有长长的冰凌,冷得人连呼吸都要小心翼翼。

  殿门“吱呀”作响, 苗景贞立时回头,迎面一股子热气混着药味袭来,穿着狐狸毛领氅衣的嘉王已谢过天恩, 从里面走出。

  “殿下。”

  苗景贞俯身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