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招魂第139节(2 / 2)


  嘉王咬着牙,双手撑在潮湿的地面站起身,往前一步,两步,三步,又跪下去,重复方才的话。

  他渐渐地近了。

  “陛下……”

  嘉王铣足,踉跄地往前,才走出两步便摔下去,徐鹤雪上前两步要去扶,但他半透的手穿过嘉王的衣袖与手臂。

  嘉王摔倒在地,只觉迎面拂来的风更加阴寒。

  徐鹤雪看着他勉强起身,又往前走了一步。

  这样近,足够徐鹤雪看清他如今的这副样貌,五官褪去年少时的稚嫩,已沉淀出几分岁月的痕迹。

  更高了,却还与年少时一样,如此清瘦。

  “永庚……”

  他喉结微动。

  为何回来?

  可眼前这个人给不了他答案,徐鹤雪看着他在自己面前跪下去,叩头,“陛下仁德,鬼伏神钦,万方有罪,在臣一人,恳请上苍,移灾于臣!”

  为何如此?

  徐鹤雪蜷紧指节。

  嘉王起身,毫无所觉地朝前走,撞得残魂散成淡雾,他倏尔止步,回过头,寒烟缕缕,朔风刺骨。

  “殿下?”袁亲卫不知他在看什么。

  嘉王也不知道自己在看什么,他又回过身,迈着艰难地步履朝前,三拜九叩,朝着那道宫门,朝着那座皇城。

  自嘉王入城,宫中便已得了消息,正元帝在庆和殿中,头疾的疼劲儿还没缓过去,立在一侧的梁神福小心翼翼地说,“听说,是从御街一路如此过来的,嘉王铣足,三拜九叩。”

  正元帝躺在龙榻上,久久不言。

  任是谁,也没有料到,嘉王竟敢抗旨不遵,返回云京,原本正要出宫的潘有芳等人也聚集在永定门,他们看着嘉王走三步,三叩首,一双赤足满是血,衣袍上也沾着脏污血渍。

  “官家说要见?”

  潘有芳问了声身边的殿中侍御史丁进。

  “是。”

  丁进盯住不远处嘉王的身影,脸色有些发沉。

  嘉王抗旨回京,官家此时却要见,这已经很不妙了。

  孟云献在政事堂的后堂里端坐,闭目养神。

  “孟公,您昨儿才借着底下人点了黄相公一番,黄相公昨夜已劝得官家改变心意,增派禁军保护嘉王回彤州,可嘉王今日……却自己回来了。”

  黄宗玉是领了命与孟云献一块儿推新政的,他虽是个不主战的保守派,却也算不得是什么旧党,为了江山社稷,他自然也有自己的一番考量。

  贵妃腹中的孩儿尚不知男女,黄宗玉就必须暂保嘉王。

  可增派的禁军才出城不久,嘉王却折返回来。

  这实在出乎裴知远的意料。

  “怎么我看您,一点都不惊讶?”裴知远注意着孟云献的神情。

  “他不想走,于我们而言,难道不是一桩好事么?”

  孟云献没睁眼。

  “可这是抗旨啊孟公。”

  裴知远叹了口气。

  “官家不是要见他么?”孟云献靠着椅背,“雪灾闹得人心惶惶,古来有言,君主不明而致天谴,如今正是官家头疼的时候,朝臣们都盼着官家罪己而告上苍,可嘉王却是高呼着‘陛下仁德,鬼伏神钦’,三步九叩回来的。”

  此为忠孝,无可诟病。

  孟云献自始至终没有睁开眼。

  嘉王一路跪到了庆和殿,梁神福看见他衣摆破损,磨得都是血,心中便是一惊,随即赶紧叫来几个宫人将他扶到殿中去。

  庆和殿烧着地龙,嘉王一身骨肉都像结了冰似的,乍进暖烘烘的殿中,他几乎是立时打了一个寒颤。

  内殿里汤药的苦味没散,嘉王身上的雪粒子开始融化,他挣开宫人的手,跪在地上,朝着帘内,“爹爹。”

  他的嗓音已经嘶哑。

  帘内一时没有动静,嘉王双手撑在地面,安静地伏跪。

  “永庚,如今,你都敢抗旨了?你可知,抗旨是什么罪过?”

  那道声音不轻不重。

  “知道,”

  嘉王看着地面映出的,自己的影子,“但永庚,不能不回来。”

  “你倒说说看,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