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重生七十年代男知青第148节(1 / 2)





  其他的就是木薯,红薯还有芋头,玉米等粗粮。

  玉米早就晒干了,木薯和红薯什么的还在晒。

  前几天,张军组织人将苎麻给割了回来,将苎麻的皮给撕下来,晒干,捆成捆,堆在仓库里。

  棉花也晒得差不多,这一次的棉花,张军组织人摘掉一部分棉花里头的籽,剩下小部分没有摘。

  下午,张军就领着季冬过去看这一小部分棉花。

  “怎么不摘掉棉花籽?”季冬看到那一朵朵白花棉花里头黑色的籽,疑惑地问着张军。

  “我之前送了一点苎麻过去给孙云焕。”张军说着,“他说纺织厂新进了几台机器,那几台机器可以直接脱籽,所以我们可以不用摘这些籽。”

  “棉花连籽一起卖。”

  张军的眉头皱了起来。

  “所以这价格要比之前得要低很多。”

  其实棉花并没有什么重量,有重量的是棉花籽,现在不需要脱棉花籽,他们是省了功夫了,但是这价格上不去。

  要知道,一袋子棉花的重量,棉花籽就占了三分之二。

  价格下降,他们就赚不了那么多了。

  所以他让人摘了大部分的棉花籽,留下三分之一给纺织厂。

  “那就少卖一些给他。”季冬说着,“多卖一些给伍宗强。”

  “他那边的价钱出得高,能吃得下那么多的货,所以直接卖给他也是可以的。”

  张军点头,叹了一口气,说:“你准备上大学了。你之前不是提过,说要说服伍宗强和你一起去北京?”

  要是伍宗强跟着过去了,那他们大队跟伍宗强就做不成生意了。

  到那会儿,纺织厂给的价格低,伍宗强这一边做不成生意,那他们大队就赚不了钱了。

  虽然信用社的钱已经还清,也开了一个榨油厂,得了一台拖拉机,村里人的生活也好过一些。

  但是少了这一条门路的话,以后村里人能赚的工分少了很多。

  他还想着,等多赚一些钱之后,将道路再好好地修一修,将村里的小学修一修,将学杂费给免了,让社员们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学校。

  还是文化人吃香啊。

  有文化的,现在不是做干部,就是做工人,没有文化的,只能在地里忙活。

  他做了一辈子农民,不想他的孙子再做农民,也不想村里的孩子做农民,祖祖辈辈都在地里刨食。

  “我前几天问过他了。”季冬一听,立马就明白了张军在顾虑些什么,便说着。

  张军听到这里,心忽然就紧张起来,他舔了舔嘴唇,最终艰难地问着:“伍宗强他怎么说?”

  “他不愿意跟着我去京城。”季冬笑了笑,缓解这有些紧张的气氛,“他只想在夹江县。所以,您不用担心。”

  张军这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说:“我真的怕他跟你一起过去京城。纺织厂那边赚不到钱,我们只能从伍宗强的身上赚钱了。”

  他也是没有办法了。

  “放心吧。”季冬说着,“伍大哥他不会跟我过去京城那边的。你放心跟他交易。”

  张军点头。

  “大队长,以后我们国家的政策会越来越松的。”季冬看了一眼张军的脸色,说着,“以后投机倒把什么的,肯定会合法化。”

  “到那时,我们就不用提心吊胆了。”

  张军却不敢想这样子的事。

  季冬见张军不相信,也没有多说什么。

  “对了。”走了几步之后,季冬说着,“等录取通知书下来,我就会回京城了。”

  “所以,大队长,我现在的工作,您看是不是安排别人来做?”

  明年三四月就是开学时间,二月份的时候通知书就到了,他拿到通知书之后,就会启程回京城。

  他现在的工作,得安排一个人来做,现在就交接,他还能带一带人,要等到他走的时候再交接的话,他没有时间带人,怕到时会乱。

  “你有什么好推荐的?”张军问着。

  “榨油厂那一边,我看张援朝就合适。他之前跟我做了那么久,熟悉流程,并且为人机灵,正好管那一边。”季冬说着。

  开了榨油厂之后,那一边的章程什么的,都是他弄的,名义上是由张军管理这个榨油厂,而实际上,他管得比较多一些。

  但是因为他是知青,不是大队的人,所以又安排了张援朝协助他。

  张援朝是张军的堂大哥的儿子,他的堂侄子,比季冬大几岁,为人机灵,天生就善于交际,遇到不懂的事情,季冬一点他就通。

  跟着季冬差不多一年,现在已经能独立性管理榨油厂的工作。

  所以榨油厂交接给他,季冬非常地放心。

  张军一听,满意地点头,说:“那小子确实不错。”

  他养的这几个儿子,没有一个是比得上人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