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第220节(1 / 2)





  “再加两万,二十六万!”

  几乎同时,宁林又报了价,然后才在一旁坐下。

  拍卖场里响起一片私语,大家都被大幅的加价吸引了。

  “唐代碑帖,目前没有发现相同的帖子,可以算得上孤本,拥有非常高的价值……”

  拍卖师借着这一波议论又一次介绍拍品,“二十六万元,还有再加价的吗?”

  感觉宁林是针对自己家,再想起因为他才引发的丽莎抄袭一事,鲁盼儿低声对杨瑾说,“我们再加。”

  花钱又算什么呢,想买的东西就要买到手。

  “不值得的,很多据说是孤本的碑帖后来都发现了相同的拓本,这一件也难说,”杨瑾一笑,拿着牌子的手没有动,“何况,我们不跟他斗气。”

  随着拍卖师的槌响,碑帖被宁林拍到了。

  “世上好东西太多了,谁也不能全都拥有,”杨瑾拍拍妻子,“再者,他收了这碑帖,没事儿看看也挺好的。”

  宁林人一向偏激,更不是喜欢文物的人,鲁盼儿不知他为什么来拍卖会,但可以肯定他若得了碑帖,连打开看一眼都不大可能。

  转头看着杨瑾温润的眉眼,平和的神情,越发觉得自己蛮有眼光,嫁人就应该嫁这样的,稳重冷静,能好好过日子。

  大约因为冷门的碑帖拍出了高价,拍卖会的气氛继续高昂,接下来的拍品竟没有流拍的,特别是一件乾隆年间的瓷器,经历了几十次加价,竟拍出了底价的五倍,被李老板以九十万收了去。

  最后一件拍品展示出来了——清宫百宝匣,底价八万,每次加价最低两千。

  鲁盼儿拿过杨瑾手上的牌子,第一个举了起来,“八万二千元。”

  “你拍这个做什么?”

  杨瑾奇怪地问。

  所谓清宫的百宝匣,是清代内物府打造的,一尺多高的黄杨木匣,打开机括,里面有六层,每层二十小格,里面放许多着精致的小物件,比如火柴盒大小的手抄四书、银质牙签、文玩核桃、小金锞子等等。

  虽然好看,但严格来说够不上文物,只能算是一件艺术品,鲁盼儿便笑,“拍着玩呗,或者等梓嫣大了,把里面的东西拿出去,装上首饰给她当嫁妆。”

  还不待她说完,那边宁林已经出价了,“九万元。”

  杨瑾按着牌子,“别理他,你要想要百宝匣,我给你买个紫檀的,比这个还大,里面的格子更多,装的小玩意也多。”

  “不嘛。”

  鲁盼儿抽出牌子,“匣子我可以不要,但是总要让他吃点亏。”

  百宝匣瞧着就好玩儿,又是清宫里出来的,看中的人还真不少,这一会儿报价已经到了十万二千元,鲁盼儿便笑眯眯地道:

  “十二万。”

  “十四万。”

  出价的还是宁林。

  整个拍卖会上,他别的都不拍,只盯着自家,只要自家人一出价,他就跳出来大幅加价,现在自然也不例外。

  “十四万二。”

  “十四万四。”

  “……”

  鲁盼儿瞧着价格翻到十五万时,又举了牌子,“十七万。”

  “二十万。”

  不用说一定是宁林。

  价格一路飙升,明显已经超过百宝匣的价值了,再没有别人跟了,拍卖场里所有人都转过头,看着这两人竞价。

  可这两个人还是面不改色的你三万,我五万地跳高加价,到了八十万的时候,鲁盼儿又推了一把,“一百万。”

  杨瑾无奈地笑了,“你呀你。”

  “就是因为他,我的小礼服才被抄袭了——一百万还不算完呢。”

  那边宁林几乎没迟疑,立即跟进,“一百五十万!”

  “一百——五十万!”

  拍卖师脸色绯红,竟有些结巴了,拍卖前他用专业的眼光估计过结果,怎么也没想到这个底价只有八万元的百宝匣能拍到一百五万元,他激动得扬起木槌,恨不得立即就落下,“一百五十万一次,一百五十万两次……”

  可鲁盼儿眼睛眨也不眨,“二百二十万。”

  拍卖师惊呆了,一时竟没有报价,唯有宁林继续憋足了劲儿捣乱,“三百万。”

  鲁盼儿笑着将手中的牌子一扔,“我们回家吧。”

  “心情很好吧?”

  杨瑾笑着问。

  “当然还不错啦。”

  鲁盼儿挽着他的胳膊,“跃进把梓恒和梓嫣接到空军大院去玩儿,我们俩儿去看电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