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第215节(1 / 2)





  刘南踌躇满志,“你们只等好消息吧。”

  车厢里的广播突然响了,原来已经到了就寝时间,就要熄灯了。

  鲁盼儿一笑,“我们先去洗漱,早点睡,明天的活动不少,你还要参加表演呢。”

  “好,”刘南乖乖地跟着她洗脸刷牙,回来却不睡,长腿一抬就搭在上铺的边上,接着身体紧紧贴过去,成了一个竖直的一字,“你先睡吧,我练一会儿功。

  明天就看我的吧!”

  明天的演出一定很精彩,鲁盼儿知道,更精彩的还有另外一场。

  第266章 饺子情缘

  到了襄平县, 鲁盼儿忙得团团转。

  参加招商引资大会、发表讲话、为新厂剪彩……

  送走了县政府的领导们, 她又与霓裳羽衣的管理人员们开会, 布置新厂的筹建工作。

  除了在大会上看到刘南的表演,鲁盼儿只在晚宴上众人面前与她打了个礼节性的招呼。

  但是, 对于刘南和张厅长,她还是满满的信心,几次看过去,刘南坐在张厅长身边,笑得像一个十八岁的小姑娘。

  倒是杨瑾听了其间的曲折很是惊愕, “师兄隐藏得可真是太好了, 刘南来的时候大家还一起神情自然地聊天,我一点儿也没看出他的变化。”

  鲁盼儿哈哈笑了,“他空有那么深的城府,刘南会让他知道什么是一筹莫展。”

  “其实我猜他宁愿一筹莫展呢。”

  “不管怎么样,这次师兄不对,有机会我一定要批评他。”

  “的确应该批评, ”难得杨瑾也同意,“感情上的事,不主动很难有好结局, 幸亏刘南大方热情。”

  “你知道刘南怎么说?

  她想通了又觉得师兄这样的性格很好, 如果张厅长是个主动的人,他现在早就结婚了, 那么她就没有机会了。”

  “这个道理也不错。”

  “不过, 算起来他们已经认识差不多二十年了, 兜兜转转,从襄平到北京,两人才知道彼此是最适合的人,浪费了太多的时间。”

  大约那两位也认识到他们虚度了不少光阴,就在回北京之后没多久,杨瑾和鲁盼儿就收到了张厅长和刘南的婚礼邀请。

  两人的婚礼就在张厅长的家里举办的,参加的人不多,刘南家的亲友,张厅长的故交,加起来不过十几人。

  张厅长首先拿出两本结婚证给大家看过,又严肃地宣布,“经过认真思考,我们决定结婚,昨天已经领了结婚证,今天举办婚礼。”

  刘南笑着说:

  “鉴于我们的情况,结婚就不对外公布,也不举办庆典了,只请我们最亲近的来来为我们见证,为我们祝福。”

  这是鲁盼儿参加过的最简单的一场婚礼了,没有证婚人,没有仪式,没有酒席,由新郎和新娘直接向大家宣布他们的结婚了。

  尽管如此,这依旧是一场非常动人的婚礼。

  张厅长堆满书的三居室房子里到处挂上了刘南的舞蹈照片,单调而枯燥的书与美丽而生动的照片相互映衬,落在亲友们的了眼中,便是和谐而温馨的画面。

  两个新人穿着寻常的衣服,讲过话便开始准备招待大家的午饭。

  和面、剁馅、擀皮、包饺子。

  据说,正是在包饺子期间,两个人有了异样的感觉。

  于是他们以后的生活中,便添了新的色彩。

  大家一起笑着加入,一起动手,然后围坐桌边一起吃饺子,“这真是一场饺子情缘呀。”

  张厅长结婚后依旧很少出门,埋首书斋,看书写书编剧本;刘南结婚后依旧每天都要出门参加演出,全国各地差不多跑遍了,甚至还应邀把舞跳到了国外。

  外面的人不知道他们的婚迅,也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唯有亲近的人知道,他们只要有空儿,就是一起下厨房,现在两人不只会包饺子了,还能做出一桌色香味俱全的大餐。

  大家都说,翩翩游离于人世之外的仙子终于落入了凡尘,沾染了人间烟火。

  刘南听了这样的评价,还满开心的,“毕竟是凡人,还是沾些烟火气好。”

  她来找鲁盼儿订衣服,“粤式茶餐厅陆老板的女儿下周结婚,你过去吗?”

  这些年改革开放,便有一些人先富了起来,也不知不觉地形成了一个圈子,圈子里时常有一些活动。

  刘南因为职业的关系,是其中的常客,而鲁盼儿参加的倒不多。

  不过陆港生与别人不一样,算起来还是自己招商引资来到大陆,两家关系相处很好,她还是要去捧场的,“陆老板和夫人前两天亲自给送来了请柬,我和杨瑾也去。”

  “那我们便一起去吧。”

  刘南虽然结婚了,但外面并不知道,她每次出度宴会都是一个人。

  鲁盼儿便笑着说:

  “这样吧,我和杨瑾过去接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