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第185节(1 / 2)





  “‘串门’这个词很亲切,比‘拜访’、‘作客’自然随意,仿佛老友间的往来,”鲁盼儿笑着说:

  “恰好今天我准备了家常饭菜。”

  h大学是美国最有名的学校之一,一行人不只受到燕京大学的隆重接待,又有教育部和一些政府部门设宴招待,规格很高,各种高档的中国菜他应该都见识过,于是鲁盼儿选了完全相反的风格。

  果然对上了史密斯夫妇的心思,他们喜笑颜开,“我们正想看看中国人平常的生活呢。”

  转眼看到梓恒和梓嫣出来问好,“好可爱的孩子呀!”

  别看这对夫妻是丁克一族,可他们却特别喜欢孩子,高大的史密斯为了能与梓恒平视交流竟单膝跪在地上,而史密斯夫人也笑眯眯地用英语与梓嫣对话,她还细心地为两个孩子准备了玩具作为礼物。

  “我们可以与两个可爱的宝贝合影吗?”

  “当然可以,”杨瑾笑着拿出了相机,“然后我们也可以合影留念。”

  史密斯笑了,“我也准备了相机,我预感到今天会有很多需要留念的。”

  从大门开始,史密斯不停地询问,然后照了一张又一张,“这里我可以拍吗?”

  是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这所房子,还有房子里的一切都太珍贵了!”

  “杨,你怎么收藏到的?”

  “这里有上几代人的积累,也有我的努力,还有我妻子的支持。”

  杨瑾指着一个青花大罐子,“比如这件,当年文物局的人断定这是一件仿品,有人要砸了它,可是我妻子却同意我花了差不多一个月的奖学金买下来。

  现在可以断定是这元代至正年间的青花瓷,刷新了很多专家的观念,存世量非常稀少。”

  “太美了!

  我可以把这张照片用于新书的插图吗?

  我会注明出处的。”

  史密斯一路看一路拍,没一会儿就用光了一个胶卷。

  不过他知道杨瑾有很多藏品,早有准备,马上从口袋里拿出一个新胶卷换上,“这个我也要拍……”

  一边拍,他还一边兴奋地说:

  “杨,我一直认为中国文物在国际市场上被严重地低估了,这次到中国,又发现中国人也不大受重视这些充满历史故事的古物,但是我想,在未来的某一天,它们会回归真正的价值!

  到那时,你的藏品会引来无数人觊觎!”

  看着丈夫完全被古董迷住了,史密斯夫人见惯不怪,“他见到与中国历史有关的东西就会这样疯狂。”

  与鲁盼儿轻声聊天,“你在舞会上穿的裙子很高雅动人,也很独特。”

  “那件旗袍是我在中国传统服装的基础上设计的……”

  鲁盼儿笑着将了自己灵感的出处,“然后我把它命名为湖光。”

  “湖光?”

  史必斯夫人眯起眼睛笑了,“一家人泛舟于湖上,便有了这款裙子,真是让人心动神摇。

  我可以订一件吗?”

  “当然可以,不过以我的观点,史密斯夫人更适合另外的款式……”

  “我尊重设计师的意见,那么就请您帮我另选一款……”

  大家聊着天,一起进了餐厅。

  “在中国,人们经常吃饺子,又俗话说‘好吃莫过饺子’。”

  鲁盼儿早准备好了面和馅,洗了手将面揪成小团,“吃饺子又与别的不一样,通常会一家人坐在一起包……”

  “我知道,饺子代表团圆。”

  史密斯坐在梓嫣身边,看着她煞有架式地洗了手,“可爱的小天使,你会包饺子吗?”

  跃进结婚搬出去了,丰美参加实习,如今家里只有四口人。

  鲁盼儿弄面,杨瑾擀皮,梓嫣和梓恒正是包饺子的主力。

  梓嫣待爸爸擀好面皮,拿起来放在手掌心,加了馅,很快就包成一个饺子放在盖帘上,“我当然会,我们一家人都会。”

  “哇!

  真是神奇!”

  梓恒也包了一个,“饺子很象元宝,有很多美好的寓意……”

  刚刚看到了几个朝代的元宝,史密斯夫人便记住了,左右端详,“果然很像,我也来包几个元宝。”

  包饺子其实很容易的,史密斯与夫人很快都成了熟手,史密斯还学会了擀皮,没一会儿,饺子就包好下锅了。

  为了让外国客人品尝到多种风味,鲁盼儿准备了几样馅,又有几种不同的做法,端到桌上,有猪肉白菜水饺、有牛肉洋葱蒸饺,还有三鲜馅煎饺,再配上几个家常菜,吃得史密斯夫妻再三称赞,“这是我们在中国吃到的最好吃最开心的一餐!”

  鲁盼儿又给每个人盛了一碗饺子汤,“吃饺子还有一句俗语,叫‘原汤化原食’,吃过饺子要喝一碗饺子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