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第173节(1 / 2)





  “你不说我也不能再留在宿舍里看电视了,来美国一次不容易,总要多看多学些东西。”

  鲁盼儿便笑了,“《豪门恩怨》电视剧里的对话我差不多都能听懂,你就不用担心我了。”

  杨瑾也觉得妻子能行,自己刚到美国的时候,英语口语恐怕还比不了鲁盼儿,便拿了地图,“我帮你选几个最值得去的地方。”

  因看到汉堡的包装盒,“中午又吃了麦当劳?”

  “嗯,买了一个牛肉的。”

  “既然这样喜欢,我们晚上去肯德基吧,也是很有名的快餐。”

  “不了,”鲁盼儿赶紧苦着脸摇摇头,一连吃了三顿汉堡包,她已经懂得杨瑾为什么不想吃这种快餐了,“不论什么汉堡,味道都差不多,又油又腻,还没有什么滋味,我吃够了。”

  杨瑾就笑了,“现在知道了吧,外国人的东西我们还是吃不来。”

  “我现在就想吃米饭、馒头,再配一个家常炒菜或者炖菜。”

  “你知道吗?

  留学生中还有一句话,最爱国的是我们的胃。”

  “谁说的,这么精辟!”

  “走吧,我们去超市买菜,回来自己做。”

  美国的超市与中国的商店很不一样,东西全摆在外面,顾客看中了可以随便拿,放在手推车里,出门前再一同交钱。

  鲁盼儿挑了一块肉,几样蔬菜,又买了水果,“可真方便,想要什么样的都可以选。”

  在国内买东西的时候,隔了高高的柜台,顾客根本碰不到货物,售货员拿了什么就是什么,不能随便挑,甚至有时还要看他们的脸色。

  “这样也节约了人力。”

  可不是嘛,极大的超市里除了收银员,其余的几乎都是顾客,安静而秩序井然,鲁盼儿很是羡慕,便道:

  “将来中国一定会有的。”

  杨瑾就笑,“无论什么好的,我们将来也都能有。”

  两人回家做了一顿家常饭,饱餐一顿,身心非常愉悦,相拥着躺在床上,“还是自己的饭菜好吃呀!”

  因为吃撑了,消化半晌,鲁盼儿拿了地图,“我明天先去唐人街。”

  “唐人街的确值得去看看,你可以坐地铁……”

  杨瑾细致地讲了,又把路线和宿舍地址写在纸上。

  鲁盼儿收好,“我顺便把王晓霞捎来的东西给钱进送去。”

  钱进正在唐人街中餐馆打工。

  第二天,鲁盼儿起来做了大米饭,又炒了两个菜,两人吃过一同出门,杨瑾步行去学校,鲁盼儿则坐地铁前往唐人街。

  才上地铁,鲁盼儿便听到连续不断地广播,因为故障调整,地铁将在中途某站停车,去唐人街方向的要转乘别的线路。

  这里的地铁线路非常多,也非常复杂,地名又皆不熟悉,鲁盼儿便默默地记住广播的内容,下车后寻找新的线路。

  忽然一个人蹿到前面拦住她,“你是中国人吗?”

  竟然是中文,还带着点儿南方口音!

  鲁盼儿抬头一看,对面是个黄皮肤的小伙子,满脸的焦躁,“是,有什么事吗?”

  小伙子抹抹头上的汗,困惑地问:

  “我每天都坐地铁去唐人街,可是今天不知为什么车在这里停了,再坐上去又重新回到出发的地方,我转了两个多小时,也去不了唐人街。”

  “广播里一直在通知——地铁出现故障,正在调整,要去唐人街需要转车。”

  “原来是这样,怪不得地铁里不停地播音。”

  小伙子便又急切地问:

  “那怎么能去唐人街?

  我在那里打工,现在已经晚了,要扣钱的。”

  “我也要去唐人街,一起走吧。”

  两人重新上了地铁,小伙子如释重负,“幸亏遇到了你。”

  “你是才到美国的吧?”

  连英语也听不懂呢。

  “我来了好一年多了——不过我一直在唐人街打工,没学会英语。”

  鲁盼儿见对方年纪不大,便道:

  “既然到美国了,还是学会英语方便些。”

  小伙子点了点头,“我不是不想学,只是每天都要打十几个小时的工,晚上回去太累,躺下就睡着了,一直没时间学。”

  “你一定是来留学的,”小伙子早看了出来,又主动解释,“我不比你们有文化,我就是过来打工挣钱的,这边的钱特别好赚,等赚够了我就回家盖房子娶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