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第95节(2 / 2)


  “前些时候纪教授的办公室漏水了,就是他带人来处理的。”杨瑾就说:“既然章叔叔挑的女婿,应该不错。”

  “周华不大说话,对丽雯姐言听计从,脾气好得很,我看章丽雯很满意。”鲁盼儿还觉得,“周华正与顾铁山是两个类型的人。”

  “顾铁山简单直爽,周华处事却圆融多了,他们个性正相反。”杨瑾又说:“我刚刚跟铁山在一起吃的饭,他最初有些接受不了,但倒很快就想开了,也没有多伤心。”

  鲁盼儿是有过经历的,当初她和杨瑾在一起的时候,与顾铁山的状态完全不一样,所以,“他当然不会多伤心了,因为根本没有用心嘛。”

  “所以他喝了一场酒还没尽兴,又一定要去找钱进、陈大为他们再喝一场,还说攒了一年的工资,本来要准备结婚的,现在一定要花光了再回部队——我就趁机回来了。”杨瑾换了衣服洗了手,抱起梓嫣,“乖女儿,想爸爸了吗?”

  梓嫣便伊伊呀呀地笑了起来。

  “小妹妹在说她想爸爸了。”梓恒一本正经地翻译。

  “你怎么知道的呢?”

  “因为我也想爸爸了呀。”

  杨瑾和鲁盼儿都笑了,也就把顾铁山的事忘在脑后。

  在北京过春节与红旗九队不一样,这里除了有丰富的商品供应,还有炫丽耀眼的礼花、五光十色的灯光、有如海浪一般的人潮……一家人玩得很开心,也长了不少见识。

  鲁盼儿算了算时间,“过了正月十五再回去,丰收丰美也要开学了。”

  “正好给你和梓恒过了生日。”

  可是就在正月初八的晚上,蔡颖急匆匆地来了,“小春婶儿给我们发了电报,让我们赶紧回生产队!”

  鲁盼儿接过电报纸,上面写只写了六个字——与鲁速归,要事。电报是打给蔡颖大哥的,蔡颖离开红旗九队时留给小春婶儿的联络地址。

  小春婶儿有什么事儿找自己呢?鲁盼儿想不通。过年正是生产队里最闲的时候,离春耕还早着呀。

  更奇怪的是,她还要自己与蔡颖一起回去。

  蔡颖其实已经与红旗九队没有关系了。

  “会不会出了事?”蔡颖见杨瑾和鲁盼儿都沉思不语,便更焦急了,“一定是大壮!他们又打伤了大壮叫我回去?我家里人都这么说。”

  “不会的,”鲁盼儿劝道:“吴家对孙子特别重视,应该舍不得把大壮打伤。”

  “再者若是大壮的事儿,只会让你一个人回去。”杨瑾分析,“应该是生产队有什么事,而小豆的户口毕竟也在九队。”

  “生产队能有什么事?”鲁盼儿与蔡颖依旧不解,“小春婶儿竟然要我们两个都回去?”

  杨瑾想了想,“会不会是年前报道过的?中国开始改革,从农村开始?”

  “什么改革?”蔡颖很茫然。

  鲁盼儿倒是看过报纸,不过她也不大懂,“就算是农村开始改革,我和蔡颖回生产队有什么用?队里的事都由队长管着呢。”

  杨瑾也答不上,“这样吧,你们先别急,我去给师兄打个电话,看看能不能问到一些情况?”

  “我们一起去吧。”

  到了邮电局,杨瑾交了长途电话的押金,拨了电话,张县长家里却没有人。他想了想,“我试着给红旗公社打过去,公社一直安排人值班接电话。”

  重新回柜台查了电话号码,再打过去果然有人接了。杨瑾笑着报了姓名,“请问你是哪位?”他在红旗公社中学当了一段时间老师,与公社的干部都认识了,可对方的声音却有些陌生。

  “我是郑峰,”对面的人迟疑地问:“你是鲁盼儿的爱人吗?”

  “对,现在鲁盼儿就在我身边,她想问些事儿。”杨瑾把电话递给鲁盼儿:“你来接吧。”

  鲁盼儿接过电话,“还真巧呀,打电话就遇到了你。”

  “也不算巧,我家不在这边,在公社大院住宿舍,所以就常替大家值班,”郑峰笑着问:“你在哪里呢?现在包产到户了,你怎么还不回生产队分田?”

  “包产到户?分田?”

  “年前我们接到了改革的新政策,年后就下达给各生产队了……”

  听郑峰讲解了一番,鲁盼儿明白了,包产到户就是要把田地分给各家,各自耕种,而且这一次分田,几十年不变,涉及到每一个社员,现在各生产队都在紧张地进行着,最后郑峰又提醒她,“你赶紧回生产队吧,分田要生产队和社员们一起协商同意。”

  “好,我就回红旗九队。谢谢你,郑峰。”鲁盼儿挂了电话。

  知道了原因,蔡颖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接到电报后,我的心就一直呯呯乱跳,现在总算好了。”

  “你就是习惯什么事都往坏处想,”鲁盼儿笑着说:“现在回了北京,小豆儿也在你身边,就把过去的事情忘记了吧。”

  “我家里人也不让我理睬那边,也不放我回红旗九队。”可是,显然,她还是挂念着,大壮毕竟是她亲生的儿子。

  “既然是分田的事,蔡颖姐先回家与家人再商量一下,我是要抓紧时间赶回去的。”鲁盼儿已经做出了决定,“我们家户口在红旗九队的有五个人呢。”除了上大学的杨瑾和参军的跃进,其余的都要分田。

  “不用商量了,”只要孩子没事儿,蔡颖也不慌了,很快便有了主意,“我不回了,只怕回去他们又生事儿,另外火车票还要花许多钱——鲁老师,你帮我给小春婶儿带个话儿,小豆的田还随着九爷,也请他们继续帮忙管着,只要给小豆儿一份口粮就行。”

  “这样也不错,”鲁盼儿赞成,“我替你告诉小春婶儿,若是有什么事儿,我们再联系。”

  蔡颖走了,鲁盼儿带着丰收丰美收拾行李买火车票,她又坚决地回绝了杨瑾,“你不必陪我们,这段时间又是买房子,又是买家具,又是带我们逛,你留下做课题吧,我和丰收丰美带着两个孩子回去。”

  第157章 包产到户

  先前在北京, 即便看了报纸,听了郑峰的讲解, 对于改革鲁盼儿总觉得有些迷茫,可才回到红旗九队,把带来的果脯和糕点分给大家的同时,她就从社员们的三言两语中弄通了怎么包产到户,怎么分田。

  红旗九队是红旗公社工分最高的生产队,在襄平县里也排在前面。社员们的劳动积极性都很高,但就是这样,也免不了偷懒耍奸的, 工分更是不可能完全合理,还曾经发生过耽误水田灌溉的大事。

  包产到户, 把田分给社员们,怎么种就是自家的事, 收了粮食交过税剩下的都归自家,所有人肯定都会真正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