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43节(1 / 2)





  第155章 痛心疾首

  比起当年自江阴逃到京城, 素波觉得到胶东这一路吃得好, 睡得好, 又轻松又舒服,但她其实也很疲惫,原本不觉得, 但在营河郡一停下来, 立即就觉得浑身懒洋洋的,吃过早饭就在树荫下闲坐。

  一只金香梨让她觉得力气又重新回来了,便将梨子分给身边的女官并随行的女眷孩子们, 第一批的梨子太少,不够所有人的,是以就女士优先了。

  不过,素波还是给胶东王留下两只最大的, 去皮切成小小的块,扎了牙签送了过去, 她总是觉得胶东王应该得到特别的照顾, 便是路上与大家吃同样的饭菜,她只要有可能总会亲手为他开个小灶的。

  此时胶东王正在前面的官衙思索,到胶东之前他自然想到会遇到种种的困难,可真正来了不想却是如此, 并没有人针锋相对的争斗, 只是一片沉默,自己一路行来除了驿丞再见不到一个真正的官员,这应该是祁丞相的计谋, 若自己按他的安排一步步到了海清,只能落入他的彀中。

  但停在了营河郡,当地人早结成了一块铁板,将自己这个胶东王当成空气,自己又该如何呢?

  胶东王总需要一个突破口。

  就拿营河郡的郡守开刀?自己到营河郡,他非但不来迎接,反而还谎报守孝,只要把证据做实,罢了他的官还是最轻的,判个流刑杀鸡吓猴倒不错,也让祁相受到严重的打击,因为郡守正是祁相的亲侄子。

  但这样双方就撕破脸了。

  正在这时王妃笑盈盈地走来了,“来,尝尝这梨。”一面将梨肉送到他的口中,一面笑着谈到了金香梨,“等买来两车梨子,我就榨些鲜梨汁现在喝,再做些梨膏,冬天喝起来又甜又养肺……”

  胶东王吃着甜丝丝的梨,突然就问王妃,“现在胶东的局面怎么能打开呢?”不知从几时起,王妃的意见已经是他重要的参考了,虽然王妃往往不会认真思考。

  眼下就是,王妃的眼睛迷离了一下,然后就随意地道:“我们不用着急,反正现在大家住在郡守府里挺舒服自在的,吃的用的都不用愁,至于花销,也都够用。若是有人跟我们作对,我们再想办法。”

  胶东王就笑了,“这也是个办法,静观其变。”

  “王爷,”留福走了进来,“方才驿丞来求见,我将他赶了出去!”

  素波就问:“他想做什么?”

  “想催我们赶路,说在冬天前到海清最好,那时祁丞相一定把过去的皇宫改建成新的胶东王府了。”留福不满地道:“他以为他是谁,一个小小的驿丞,竟然直接求见王爷!”

  上百年前的东莱国国都就在海清,那里还有东莱古国的皇宫,先前胶东王的确自然而然地也以为将王府设在那里才合常理。可才进入胶东,他便已经改了主意。现在听留福说赶走了驿丞就点了点头,胶东之地的官员既然如此轻慢自己,那么自己也不会见他们。

  素波将一块梨子送到胶东王的口中,又替他道:“你做得好,我们就先在营河郡住下了,赶路的事看我们的心情,也许过了冬天也未必可知呢,反正眼下正是吃金香梨的好时节,总不应该错过。”

  留福早就看到了王妃手中的果盘,现在更是光明正大地问起,“王妃,这就是云典膳新买回的金香梨?”

  素波就赶紧将几块梨子塞进了胶东王的嘴里,然后才将其余的分给留福,看看盘子里所剩无多,便解释道:“云哥儿先只买了一篮子,这会儿已经又带了大车出去了,到时候大家都能分到的。”

  其实留福已经知道了,可是他就是馋得很,总想先尝为快,此时达到了目的,便带着盘子退了下去,走前还不忘记附和一下,“王妃要留在营河郡过冬,老奴也觉得很好,眼见着就到了冬天,赶路该多艰难呐。”

  “留在营河郡过冬也不错,”胶东王想了想,“我们就从胶东的最西开始,一点点向东边推进,把整个胶东变成我们真正的属地。”

  “要想胶东的百姓真正认可我们,就要让他们过上好日子,”素波可是经过时代巨大变革的,深知经济发展的力量,“既然营河郡产这样好的梨,我们就帮着大家把金香梨卖到京城去,让梨变成钱,那时候就是再有人不让百姓卖我们东西,他们也不会听了!”

  王妃的话虽然简单,但其实却与管子“通货积财”的主张相同,管子便是如此辅佐齐恒公,民富国强,而后称霸天下,正所谓“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但是,“胶东与京城相距上千里,梨子怎么能运过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