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凤华权臣第88节(2 / 2)


  张培青认出其中一人,正是当初在十年峰会上交谈的信义君公孙冶和。

  “我等奉大王令在此等候诸位已久。”秦国大臣们行了个见面礼。

  大将军等人回礼,“有劳诸君了。”

  瞅见众人中的黑脸小子,信义君乐呵了:“阔别一年,大谏可还认识我否?”

  “信义君,上次你可是说了如果我来到秦国,你要将府上那块和田碧玉送我的。”张培青笑嘻嘻道。

  信义君狐疑不已:“我说过这样的话?”

  “怎么,堂堂信义君要赖账不成?”

  “大谏莫不是诓我呢?”瞧着张培青脸上不厚道的笑,他越发怀疑了。他府上的确藏着一块碧玉,堪称绝品,价值连城。他爱那块碧玉胜过爱他的美妾,怎么可能随便说送给别人。

  等会儿,他什么时候说过他府上藏着一块碧玉了!

  这件事情知道的人没几个,张培青这小子是如何知晓的?

  “信义君,你小气便直接承认了吧,说什么我诓骗你诋毁于我。”张培青冷哼一声甩了袖子。

  见此信义君自己糊涂起来,难不成他还真说过那种话?

  “改日我让人将碧玉送到大谏手中。”他郁闷地说,心头默默滴血。

  “这才是天下人赞扬的信义君。”张培青满意地拍拍他的肩膀,“让人送就不必了,我自己去取。”早就听说信义君府上有盏黄金鎏玉灯挺不错。

  士兵们进入城中待在驿站,大将军他们跟随秦国臣子直奔秦王宫。

  听说秦太后和秦大王早就备下宴会等待他们。

  秦国的建筑风格天然质朴,没有过多的装饰,处处充满了狂野和豪迈,就连王权象征的秦王宫也是这般。

  奉初走在台阶上,认认真真打量了一番体格纤瘦的张培青,“啧,真瞧不出先生竟是秦国人。”

  诸国形容中的张培青,一张黑脸,身体单薄,温文尔雅。

  虽说世人都知道她笑脸底下藏着刀子,但最起码看起来还是很温和的一个人。而这秦地连街山一只羊都比楚地壮实,定是张大谏幼时吃苦太多毁了身子。

  “报——楚国使臣觐见。”

  大殿中高处跪坐的秦王连忙道:“快请他们进来。”

  收到传令之后,几人一步步走进大殿中。

  跪坐在殿宇两侧的秦国百官也纷纷扭头看向他们。这就是楚国赫赫有名的大将军,和那个天下皆知的张黑子。

  “楚国周奉初见过秦王、秦太后。”

  “楚国张培青见过秦王、秦太后。”

  “楚国于矫饰见过秦王、秦太后。”

  ……

  待众人行礼之后,高座上的秦王喜悦道:“快不必多礼,寡人早就听说几位的名声,今日得以一见,当真都是豪杰。”

  他将目光落在张培青身上,扒着案桌伸长了脖子,好奇地问:“张培青,寡人听说你那张脸是天生,当真如此?”

  “然也。”张培青平静回答。

  同时她也在打量这位年纪轻轻便坐在权力顶端的人。

  秦国大王真的很年轻,不过也就二十三四岁,传闻他最大的功绩就是斗蛐蛐连赢五场。这位秦王是个早产儿,从小到大泡在药罐子里,故而他的肤色十分苍白,透着几分病态。

  只是此时他脸上泛着红光,明显他对张培青这张脸好奇到了极点。

  风头都过去这么久了还能吸引堂堂国主如此之深,张培青觉得自己应该赞佩他。

  王座旁边和他并肩的是秦国太后,秦国真正的掌权人。

  她的众多传奇事迹中最有名的,就是将这位原本只是秦国王族的年轻人,硬是变成了秦国的大王。

  衣着的华贵妇人临近四十,容貌却似二三十岁的般艳丽雍容。她身姿笔挺,漂亮的手腕优雅地搭在小腹上,长长的金色甲帽镶嵌满了玳瑁珍珠。

  她怔怔地盯着张培青,眸色深沉而复杂。

  “听说张先生自幼流浪诸国,十八岁才入世,之前几年你到哪里去了?”

  ☆、第92章 归国

  这般问话让在场的人都有点怔愣,不过很快兴致勃勃地看向张培青。要知道她神秘的要死,关于张培青那点事儿天下人各个都想知道。

  “回禀太后,我十四岁那年离开故土业凉城,沿着北上之路到陈国小住,之后到继续北上到陈国以外的外海,之后从楚国路过,沿楚燕而过宋至韩国,又往上从宋国西南沿齐赵而抵达魏国。”

  她顿了顿:“彼时已是四年之后。”

  众人惊叹纷纷,她这分明是将整个天下都转悠了一圈!这人是不是闲的没事干专门浪迹七国去了。短短四年能将七国转个遍,张黑子果然厉害。

  “原来你走了这么多地方。”秦太后喃喃自语,“可是你怎么不回家呢?”

  “无家可归,自然不回。”

  秦太后望着她的目光逐渐冷冽下来,“无家可归?你的亲族家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