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33节(2 / 2)


  她看着那位身形颀长的少年抬脚缓步走出包间,看着他走下楼梯,直到楼梯声音渐小,她又迅速来到窗边痴痴地守着。

  一直等到那道颀长的身影走出了金翠楼,缓步踏上不远处的马车,她的泪水才倏然流了下来。

  恍惚间,她记起自己改嫁那段时日。

  二婚的新妇本就难为,忙着熟悉新的家庭,新的事务,偶尔出门时,她也会察觉到周围那道熟悉的视线。

  那是她瑾哥儿的,她知道。

  她眼角余光看到瑾哥儿瘦瘦小小的,被人抱在怀中,就那样痴痴地看着自己。

  他只是看着自己,却从来没有主动走到自己面前。

  他的眼神是破碎并希冀的,他在希望自己主动发现他,主动走到他身边。

  但是她不能!

  即便她几乎快要忍耐不住地马上回头,将人深深地抱入怀中,告诉他,自己没有抛弃他。

  但是她不能!

  闻家那个老太婆手中有着把柄,牢牢地卡着她与瑾哥儿的距离。

  她为此哭过、恨过,却从未后悔过。

  再然后,如此一段时日后,她出门时,瑾哥儿再也没有出来看过她。

  她白日里强颜欢笑,是操持一家子家务,却不知每每夜深人静时,都流下了多少泪水。

  她原本想着,只要闻家的老太婆一死,她就马上与瑾哥儿重归旧好。

  却不想,就在柳家被赐封国公后不久,瑾哥儿便也小小年纪因着一个功劳,也被赐封了三品郡王。

  如此,她就更加不能与她的瑾哥儿再继续靠近。

  没有人比她更了解,柳家都是怎样的一家子吸血虫、心思诡谲之辈,也没有人比她更了解,瑾哥儿这一路上走过来,都是多么不容易。

  所以,他们就这样一如之前那般的互不打扰相处,就很好。

  回到瑾郡王府时,房管家过来汇报:“老夫人让您回来,一起去显荣院用膳。”

  闻胤瑾轻喊颔了颔首:“我知道了。”

  他将他今日从金翠楼挑的木盒放到身后的松山手中,带着人便抬脚来到显荣院。

  此时整个瑾郡王府中,到处都挂上了大红的色彩,为两日后王府主子的大婚做着最后的准备,闻胤瑾难得的在路上就心情平和和舒爽。

  显荣院中,闻老夫人正拿着一本佛经,静静地看着,似乎神态安详。

  这样模样的她,倒是与他幼时记忆中那个与母亲针锋相对、针尖不让麦芒的老太太,是完全不同的模样。

  闻胤瑾的眸光闪了闪,走上前去坐到一边,唤道:“祖母。”

  闻老夫人从经书中抬头:“来了?那就摆膳。”

  她一脸的皱纹依旧是刻薄不好相处的模样,倒是看到他时,眸光有着几分暖色。

  虽然这几分暖色只出现了瞬间,便被马上遮掩,恢复至不耐烦的模样,但是闻胤瑾确定自己没有看错。

  他眸光微闪,神态未有多少变化:“嗯。”

  祖孙两人一如之前的每一日一般,寂静无声地用餐,寂静无声地饮茶。

  仿佛是没有什么需要交流,只是两个陌生人一般。

  等到两人用过膳,闻胤瑾例行地关心过闻老夫人,准备离开时,却突然被叫住。

  “瑾哥儿,你马上就要成亲了,也不用担心我太多,等沈家丫头进府以后,大可直接将管家事务交给她,我绝对不会为难她半分。”

  闻胤瑾的脚步一顿,胸腔中似乎有着什么在快速涌动,酸甜苦辣,不一而足。

  但是等到最后话语到了嘴边,却只是一句:“孙儿知晓,多谢祖母成全。”

  郡王府的管家权一直都在闻胤瑾手里,现在闻老夫人的这句话,不过是为了表达一个态度罢了。

  她年轻时,每日与母亲相斗,想要将母亲打压到底,成为一个没有一个意见的、乖顺听话的儿媳妇。

  甚至因为母亲的“不听话”,对他也不是很待见,从娘家整来一个侄女和母亲打擂台。

  到现在年老了老了,却也开始尝试着温和起来了。

  闻老夫人见他没有回头,眼底闪过一抹失望:“你自去吧。”

  闻胤瑾再次点头:“孙儿先行告退。”

  闻老夫人看着他的背影,张了张口,想要将人叫住,却又莫名地没敢出声。

  曾经的伤害,早已造成,他们祖孙之间已是如此,又有什么事情可谈?!

  闻胤瑾却在走了几步后,突然回头:“等黛娇入府后,只要祖母不为难她,她会孝顺你的。”

  闻老夫人:“……我都这么大岁数了,还会去和一个小丫头为难?!”

  闻胤瑾颔首,再次转身,慢悠悠地向外行去,没有再回头。

  闻老夫人抬头看着他远去的背影,半晌,叹出一口气。

  那丫头在那几年,将已经存了死志的孙子从死亡线上拉回来,并且重新寻到了生存的意义,一直在努力地喝药、成长,只这一点,她就对那丫头心存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