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1节(2 / 2)


  和其他行当里的女户们不同,那些早已经入了社的梳头娘子们,显然都是认得莫娘子的。这些人围过来后,却是把关注的重点都放到了阿愁这个“小养娘”的身上。随着话题的展开,连那些原本关注着莫娘子的“老人儿”们,也跟着把眼挪到了阿愁的身上。

  相对于一个个对莫娘子多少还存着客气来,这些娘子们点评起阿愁,可就更不客气多了。有说她生得干巴瘦的,有议论着她那慈幼院出身的,倒是有些曾听王大娘宣扬过阿愁之“丑”的梳头娘子们,颇为公正地替阿愁打抱不平,认为那王大喇叭又夸张了,虽然阿莫家的这个小养娘生得也算不得多好看,可也远没有到丑得吓人的程度……

  这些妇人们无所顾忌地评点,没惹得阿愁不快,倒叫莫娘子一阵不痛快起来,那握着阿愁的手都忍不住收紧了一些。

  阿愁感觉到手上的力道后,便安慰地回捏了莫娘子一下,又抬头冲着她师傅露出她那招牌式的笑脸。

  顿时,那些评说着阿愁之丑的声音,竟都为之一顿。

  林娘子也是才刚注意到阿愁这颇具特色的笑脸,便大声笑道:“你们什么眼神儿,我看这丫头生得也不丑呀,特别是笑起来,蛮可爱的嘛!”又打着哈哈驱散众人,道:“每回都这样,凡来个新人,你们都要给人一个下马威。再有下次,该没人敢入社了。”

  话毕,她便拉着莫娘子出了那人圈儿,找了个没人的角落里坐下,又按着莫娘子的肩笑道:“你别往心里去,这原是社里的老规矩,凡是有新人来,都要遇上这一遭儿的。”又道,“都是做女户的嘛,若是不厉害些,人前人后就得吃亏。所以一个个的牙口才磨得那般锋利,见着谁都爱张牙舞爪地扑上去占个上风。可真要说谁有什么坏心眼儿,倒也未必,不过是爱在你这新人面前逞个威风罢了。等你多来几回,跟大家混熟了,就不这样了。”

  林娘子给莫娘子介绍着厅里诸人的名字职业时,阿愁则是一阵很不合淑女规范的东张西望。

  虽然这是她头一次进这个时代里的酒楼,不过即使是她也能看出,这家酒楼在广陵城里应该算得是个有档次的高端酒楼。那一楼大厅,约有一个篮球场那般大,中间搭着一座用于表演的高台,四周则是散座;二楼,是倚着栏杆而设的一圈雅座,座位之间设有围挡的屏风;三楼,则就是一间间封闭的包厢了。

  略吃了一盏茶,林娘子看看四周,对莫娘子道:“看来时辰还早着,我且带你先去认识认识大家吧。”见莫娘子不放心地看着阿愁,林娘子便笑道:“放心吧,有巧儿陪着她呢,丢不了。”说完,便硬拉着莫娘子离了桌边。

  那林巧儿的性情显然和她母亲完全不一样,看着很是腼腆。小姑娘捧着茶盏坐在桌边,时不时从眼尾偷瞄着阿愁,看着似想跟阿愁搭话,又始终鼓不起勇气的模样。

  此时阿愁依旧没想起来她曾在哪里见过这小姑娘。见小姑娘这副纠结的模样,她忍不住一阵叹气。两世为人的她,总不好为难一个小姑娘,她便主动堆了笑脸,问着那林巧儿道:“你多大了?”

  林巧儿细声道:“九岁。”又看看阿愁,犹豫道:“我该是要比你大吧……”那言下之意,她应该是姐姐。

  看着林巧儿那张满是稚气的脸,阿愁忍不住眨巴了一下眼。虽然林巧儿的个头儿于同龄人中算不得高,可比起矮小的她来,倒确实是要高出一些的。“我也九岁。”她抱着希望道。

  “那你几月份的?”林巧儿问。

  说来也巧,两世里,阿愁居然都是同一天生日,以阴历算,都是十月十九……

  “那我可是比你大了,你得叫我姐姐。”巧儿立时笑道。

  阿愁:“……”

  ——叫一个明明没她大的孩子“姐姐”……超不甘心呢!

  那林巧儿虽然看着腼腆,不过自前世起,阿愁就是个很有亲和力的人,所以,没一会儿,这二人就打成了一片。

  阿愁正借着这孩子的天真,拐着弯地向她打听这玉栉社的各种消息时,酒楼里又陆续进来了不少人。阿愁注意到,和莫娘子一样,来人身后十有八-九也都跟着一个小姑娘的,有些能看得出来,应该是那些女户们的女儿或徒弟,还有一些,则明显是侍女之类的下人了。

  而,那些带着侍女来的,却是都没有在大厅里停留,而是直接被迎客的胡娘们给引上了二楼。

  见阿愁看着那些上了二楼的人,林巧儿细声道:“那些都是中社的娘子们。”

  因莫娘子不爱说是非,直到林巧儿给阿愁解释了,阿愁才知道,却原来,因为玉栉社的成员成分复杂,是既有那出身富贵的世家命妇,也有那从事贱业的寒门女户,所以,其实玉栉社是分着上中下三个社的。

  那上社的成员,手里执着玉刻社印的,都是贵妇一流之上层人士;中社的,则是那有些身家的女户们,执着的是银社印;至于起社之初的那些梳头娘子们,则基本都是持石刻社印的下社成员。

  这一楼大厅里的,便都是些执石印章的玉栉下社成员。被请上二楼的,则是持银印章的中社成员。而那些上社成员们,不管她们加入宜嘉夫人的这个社团是出于什么目的,却是除了少数“异类”,大多都自持着身份,从来不肯跟她们这些中社下社的成员厮混在一处。

  阿愁正和林巧儿头靠头地悄声说着话时,不想忽然有人伸手过来一拍林巧儿的肩,大声嚷嚷道:“巧儿,你胆子也忒大了,怎么竟敢跟个贼偷坐在一处?也不怕她偷了你的东西去!”

  第四十章·再遇

  阿愁回头,就只见她们身后不知何时围过来四个女孩儿。

  四个女孩的年纪都在十岁上下。为首的那个,便是阿愁头一次见,只冲着她那几乎是从王大娘脸上扒下来一般的五官,阿愁也一眼就认了出来,这女孩,该就是王大娘曾对莫娘子自夸过的,她那个生得“极是机灵”的女儿了。

  王小妹以轻蔑的眼扫过阿愁,一边伸手去拉林巧儿,一边嚷嚷道:“你还不快离她远些,你不知道她是慈幼院里出来的吗?天知道她身上有没有虱子跳蚤呢!”

  林巧儿没个防备,猛地被王小妹那么一拨肩头,险些儿往后倒栽下去。亏得阿愁及时拉了她一把。

  被惊着的林巧儿立时握住阿愁的手,回头瞪着王小妹恼道:“你干什么?!”

  那王小妹也没想到,她会险些把林巧儿给拉倒了。这会儿当着人被林巧儿那般一喝,她一阵抹不开脸,嚷嚷道:“你别不识好人心,我是怕你吃亏上当才特意来提醒你的。”

  那林巧儿显然是个不擅长跟人吵架的,只涨红着脸,瞪着王小妹一阵期期艾艾地说不出话来。

  她这模样,不由就叫阿愁想起前世的自己来……

  忽然,阿愁猛地扭头看向林巧儿。直到这时她才意识到,为什么她总觉得这林巧儿看着有些眼熟。原来,这林巧儿竟跟前世秋阳于这个年纪时的模样,生得有着那么七八分的相似。特别是她这被人一激就涨红着脸,结结巴巴说不出话来的模样……

  她这里走着神时,那王小妹遗传自她娘王大喇叭的大嗓门,早惊动了周围的人。

  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虽然玉栉社里都是女户,可也因着各自职业不同,其实还又分了各个不同的小圈子的。当初林娘子挑着角落里的座位过来时,便是看到周围坐着的都是一些梳头娘子们。此时,莫娘子正跟着林娘子在附近和其他相熟的梳头娘子们说着话。她原就不放心阿愁,听到阿愁那边的动静,莫娘子赶紧扭头看过去,却是正好听到王小妹的嚷嚷,她那眉头顿时就拧了起来。

  周围听到王小妹的嚷嚷的,其实不仅莫娘子一个。林娘子也听到了。和只沉下脸来却没有任何动作的莫娘子不同,林娘子看看莫娘子,却是不赞同地一摇头,便丢开正说着话的众梳头娘子,过去问着她女儿道:“怎的了这是?”

  一见有大人们过来了,那王小妹立时收了刚才的张扬,倒也规规矩矩地向着林娘子和莫娘子问了个安,又摆着个虚虚地笑脸跟林巧儿略说了两句话,便拉着她那几个朋友跑开了。

  林娘子看看她们的背影,略一冷笑,抬手安抚地摸了摸阿愁的头,又回头对跟在她身后的莫娘子笑道:“你这徒弟,倒是个好脾气的。不过,”她低头看着阿愁又道:“你可别学你那师傅,总跟人讲什么‘温良恭谦让’那一套。君子那套规矩,也就只能跟君子讲一讲罢了。若是遇上个小人,他不讲理,单只你讲理,最后吃亏受罪的只会是你自个儿!”

  她有意拿眼一横莫娘子,又摸了摸阿愁的头,道:“所以啊,你得学会怎么还手。不然,下次你还得受人欺负。”

  显然,于林娘子的眼里,这莫娘子就是个包子性情。

  不过,阿愁倒一点都不认为她师傅是个包子。于这一点上,她觉得,莫娘子跟她的处世风格颇为相似,她们都是那种轻易不会爆发,可一旦爆发,就再无回旋余地的人。

  而,她之所以没有当时就给那王小妹一个教训……这不是她还没机会上场,就叫林娘子给解了围嘛。

  阿愁抬起头,冲林娘子露出一个憨笑。

  就在这时,她忽然感觉到一阵异样,就仿佛有人在偷窥着她一般。她下意识一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