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我在七零养娃种树第82节(2 / 2)


  “希望二丫好运,遇到好人家,有个好男人陪她过余生。”苏愉在信的背面如是写道。

  第121章 121  殷殷考量

  “宝芝, 拿邮包啊,谁寄给你的?这么高兴?”

  二丫满面笑容地抱着一个纸箱子,说:“是我婶婶, 给我寄的西北特产。”她没拆开纸箱, 搬去办公室, 晚上回家的时候又原样搬回了家。

  “姐你回来了,饭还没做好,你等一会儿。”厨房里, 小虎的声音伴着油滋啦声传了出来。

  “嗯,我不急。”二丫专心拆包裹上的封口, 刚开了口,浓郁的柑橘香就散了出来, 她先打开里面搁的信封,看过之后放在一边, 从箱子里翻出两包枸杞和干百合。

  “谁寄给你的?苏婶?”小虎揣着手探头问, 他们家有联系又肯寄东西的也就只有她了。

  “对, 苏婶知道我有了对象,还跟你蔡哥的父母见过面了, 就给我寄了西北特产,让我下次再跟人见面的时候有拿的出手的东西。”二丫知道苏婶这是变相的给她撑面子, 她家里没长辈,有长辈恩义的又没血缘关系, 但有个人惦记着她,是为了让她在蔡致然父母面前脸上好看一些。

  “真好,以后我们也给苏婶寄东西,我跟大姐还有巧巧晒的萝卜干和干豇豆还有坛子肉都能吃了,有平安哥在这边, 那花钱买的红肠啥的我们就不送,送自己做的,等深秋了我们自己灌腊肠了给她寄过去。”

  二丫斜楞了他一眼,“平安买的是他的的,我们买的是我们的,心意都不一样,张小虎,你别话说的好听,做起事来扣扣搜搜的。”她夺走他手里的柑橘,不给他吃了。

  “你可别冤枉我,我没有抠的意思,就是想着自己做的东西更有诚意。”他跟上她,灵活地探身,从箱子里另外掏了个柑橘出来,快速剥皮喂进嘴里,“好甜啊,真应了书上的话,西北气温高光线足,水果的味道差不了。”

  二丫没理他,进杂物间搜罗能吃到干菜用报纸给包起来,打算明天一起给寄过去。

  她工作一年后,就拿工资和往年攒的钱在城里的小巷买了房,小虎上初中也来了城里,大丫也不用每天下班了还挤电车再走路20来分钟回乡下。现在是谁先回来谁做饭,大丫偶尔还从饭馆带菜回来,周末了小虎就带巧巧出城,去村里种菜园。

  之前他还没这么节省,自从她跟蔡致然处了对象,小虎跟大姐就抠着过日子,想给她从牙缝里省嫁妆钱。她们家四个人,两个赚钱的两个上学的,大丫赚的钱除掉养巧巧的,一个月也就剩个上十块,她自己的工资是每个月有六七十,要给家里拿家用,要为工作花钱,比如衣服鞋和偶尔的给同事结婚添子送礼,每个月能余下三十已经算是好的了。

  她理解小虎的扣搜,没赚钱能力但又不得不用钱的无奈她知道,小虎如今的处境比她挣扎着要读初中上高中时更尴尬,他怕给她拖后腿,哪怕已经是事实了,但还是想挽救一点。

  “等周末了我去买几条鱼回来晒干鱼。”小虎说着话,眼睛偷摸打量她,看他姐这次没再反对,他笑眯眯地重复:”那我后天就去买,我跟村里的婶子学会了腌鱼的手艺,晒的干鱼非常好吃。”

  “成绩别下降了,你只有成绩好才有出路,上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我跟大姐就是例子,就看你怎么选了。”二丫警告他。

  “我知道,我有在好好上学。”

  她这边把包裹送到邮局,首都的小远也收到了他妈寄给他的一箱柑橘,这还是他第一次收到他妈给他寄的吃的。

  “爸,我妈是不是在催你回去?”他问刚收拾完屋子的男人,他这些天没课了就被拉来收拾这小四合院,院子里搭的台灶、檐下绑的晾衣杆都给拆个干净。

  宁津瞅了眼纸箱,摇头说:“没那意思,她要是想我回去会直接来信说,你妈就不是那一句话还要拐几个弯的人,估计是想你了才给你寄吃的。”

  小远笑弯了眼睛,真是个甜蜜的烦恼,妈催着他放假了去西北,姥爷姥姥每次来信都让他回去,恨不得一个人劈成两半,两边都尽孝。

  说是这么说,两天后,宁津大包小包坐上了往西北去的火车,到站了刚好碰到来拉饮用水顺便捎带信件的吕工。

  “有你家苏科长的邮包,是从东北寄来的。”

  宁津看了一眼,看是二丫的,不感兴趣地又给放回去,还挺大一包,也不知道寄的啥。

  “这丫头,她自己都负担重还给我寄东西。”苏愉把干菜和大酱给拿进厨房,看还有一包松子,摇头说:“下次给她说可不要给我寄这东西了,不便宜。”

  “想吃就让平安给你寄,你月末休假了自己过去买也行。”他在城里转了大半个月回来心情好了许多,觉得还是要让苏愉每个月出去走走才行。现在他来西北了,她假也不休了,都快活成了沙漠里的土著,这可不行,可不能跟外界断了联系,免得剩下的半辈子都耗在这里了。

  “平安怎么样了?”

  “说是已经递交了申请,在审核了。”他搓了搓手,这空气可真干,“赶紧通过吧,咱们家也没有犯事的,他那边通过了我也赶紧找事做。”

  “闲烦了?”

  他点头,是烦了,真是没有享清福的命,没事可做的日子他觉得比跑车还累,日子晃悠一天晃悠一天也没个目标,快的让他发慌。

  苏愉偷笑一声,拽住他手臂问:“对我们西北的特产有没有什么想法?”

  “什么你们西北?你可不是个西北人。”

  “那你对我们这里的特产有没有想法?”苏愉去掉西北又问一遍。

  “怎么说?”

  “沙漠里不仅有芦荟还有肉苁蓉,西北其他地方还有枸杞、甘草、红花、党参,水果还有冬枣、沙枣、灰枣、柑橘和苹果之类的,你要不要注册个公司自己当老板,然后把这些东西销往其他地方?”

  “这不成,我没那本事,我一个高中毕业的哪能去开公司,而且现在的企业都是公家的吧?”他连连摆手,生怕晚了苏愉帮他决定了。

  “其实最初就是跟你跑货车一样。”苏愉按下他的手,继续说:“我是这样想的,但还没个苗头。我想的是把我们这边的芦荟卖给外资,现在搞化妆品的还是外资有资本,如果合作达成那肯定有第三方运输公司或是对方的运输队介入,你不是也想工作但又不敢再当倒爷嘛,咱们便宜不出外,你注册个公司,我们这边把芦荟卖给你,你往南送,就转一道手从中获取利润,等路跑熟了你再去果园或是零散地收西北特产往别处卖。”

  要不是她不懂护肤品,又没技术没资金没机器没人才,不然她就让宁津开公司做护肤品。主要是现在大学毕业生都流向国企,有经验有技术的老师傅都是各企业的宝贝,她也没那个大本事去挖墙脚,没经验的大学生她也不敢用,护肤品里的成分复杂,她也不懂,万一出问题了不仅宁津吃官司,她也在林业局待不下去。

  “你让我想想,我从没有过这种想法。”宁津有些激动地说。

  “行,你慢慢想,时间还早,这事也不是说干就能干的,我第一步还没跨出去。”她还得再等一个月,现在手上的皮肤还看不出效果。

  “对了,小远寒假来不来我这里?”

  “来,我说你给他寄柑橘是想他了,我走的时候他让我给你说他考完试就过来。”宁津笑了一下,也是好玩,不论是平安还是小远,这一招对他俩来说好像就没失效过。

  “他寒假过来,到年底了我们再回老家,过完年再过来,平安也来这边玩几天,然后他俩一起坐车回学校。”她都给安排好了。

  之后宁津大多数时间都陪苏愉住在沙漠里,每个月都拉她出去转转,就在西北当地各个省市,逛逛果园当免费的果木大夫,去老手艺师傅那里挑选剪纸和彩瓷,去富平看人晒柿饼,大老远的跑人家地里买秦薯。

  每逢遇到她觉得味道好的东西,她都买上十斤,小远平安那里要送,再每隔半个月一个月的给二丫捎带一点,自己再留一部分吃。

  时间久了,不用宁津催,她东西吃完了自己就开始急了,腾时间拉他出去转。

  而小远跟平安的室友有口福了,每个月都能蹭不重样的西北特产吃,打劫小远避孕套的哥们还把苏愉寄给儿子的彩瓷低价买走送对象,小远为成就鸳鸯也心甘情愿地交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