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7节(2 / 2)


  罗明亮和许婉如的小仇得报,暗自高兴了许久。

  特殊时期,身边放一个定时炸.弹,多不放心。只有清理完,才能放心些。以后林建军怎么也嘚瑟不起来,至少在风暴结束之前,他是回不来的。即使回来,他也不会知道是他和婉婉整的他。想报仇都没地方报。

  刚进五月,接到上面通知,精简干部和压缩城镇居民,压缩城镇居民吃统销粮。

  还允许农村农民做手工业和副业生产。在政策允许下,许婉如抓住机会,扩大养猪养鸡的数量,在后院又圈出来一块地方,养了四头猪,前面院子除了菜地,只留下一条过道,全部圈起来养鸡,加养了一百只鸡。

  她知道,在华夏,只要跟紧政策,就不会错,还有特殊时期的政策说不定过两年就要改,她得抓紧机会赚钱,要不等两年,政策改变了,哭都没有地方哭。

  许婉如为此专门回了一趟凤山生产队,家里的四垄菜地,她也是种了不少菜,基本一个星期回家一趟。

  母子俩骑车进村口就发现,生产队和以前一样,都差不多。

  这可不行,必须得忙起来。

  别人家忙不忙的她不会管,可是自家和二叔家里必须忙起来,不能错失机会。

  到家时,刚好是中午,到了中午,不管吃不吃午饭,都有两个小时的休息时间。

  前脚刚进自家,后面就听到有人进院子的脚步声,“是婉婉回来了吗?”

  “大嫂,是我。”外面是黄翠娥的声音,在屋里给儿子换旧衣服的许婉如大声应答。

  “今天怎么回来啦,有事不?”

  “大嫂,等会儿,我给大宝换衣服,你帮忙去叫一下二嫂和二哥,一起去你家,我给你们说一事。”

  “好嘞,那我先去喊人。”黄翠娥也不耽搁时间,抬腿就朝外面走,去到隔壁喊老二两口子。

  等许婉如到隔壁大哥家里时,家里的人都到齐了,只差大姑姐一家,不过自家商量完,爹娘会告诉大姑姐的。

  大哥已经在城里上班,家里就大嫂和爹娘,还有二哥二嫂,见过爹娘,许婉如说起来上面传达的政策,“爹,娘,上面的政策说了允许社员们搞副业,搞手工业,咱家人都不会别的手工业,副业还是可以搞搞的。前天知道政策,我昨天就在靠近市里的秀水生产队抓了四头小猪,还有一百多只小鸡(小鸡是空间里面的),我打算趁政策允许的时候,赚点钱,我和亮子说了,咱家姊妹六家都必须搞起来,我们估计过两年政.策要变,想着趁这俩年都攒点钱,以后家底厚实一些。”

  许婉如打算给其余五家提供小猪小鸡,自家在外面买了四头猪也是没有办法,自家的必须有出处,哥哥姐姐家里的,就说是后面找人抓来的。

  去年冬天夫妻俩用空间猪草晒干在空间磨成粉,做过实验,给猪吃,效果也非常不错。养猪养鸡都是很好的,里面一个冬天积攒了很多袋。到时给自家姊妹一人一月一袋,每顿猪食和鸡食里面加一点点,也能把猪养好,不说一年把猪养到五六百斤,也能有三百来斤,那也是一笔大收入,每家养五头,一头上交,卖三头半,一年也是两百多块钱甚至三四百也说不定,最差也得有两百多,在生产队上工上死一年到头能不能分到那么多。

  每家还能落下一百来斤猪肉自己吃多好,还有鸡也是一样的能赚钱。

  两三年的功夫,也能攒下来千把块钱,甚至一千多块,未来十多年,家里的日子都不愁过。

  “生产队前天也说了这事,只是养猪养鸡费神事小,关键是除了你养猪疯涨以外,谁家的猪一年养下来也没有超过两百四十斤的,大部分有个两百斤就谢天谢地了。养多了,根本养不活,还有每年的猪瘟和鸡瘟死上一大片,也是一笔损失……”

  确实在农村,养猪养鸡也得承担风险,万一撞上大鸡瘟大猪瘟,不但赚不到钱还得赔上一笔。

  “爹,要试试,不能因为害怕就不试,趁着现在能搞副业,咱家得试试,成功了,家底厚实了,以后在城里遇到有私人房子出售,就买下来。也算是给置办了产业。房子不管什么时候都保值,比存在家里要稳妥。

  我去年冬天自己鼓捣出来一种喂鸡喂猪的粉,在隔壁家里放着,到时候一家每月一袋,先试试,如果好的话继续用,不好大家就不用,现在我年初抓的三头小猪长得极好,就是吃的这个和猪草,效果看着不错,鸡也可以吃,和别的鸡食混合在一起给也可以,单独和点水搅拌以后给鸡吃也行,但不是主食,粉子是辅助的……。”

  开始两袋给他们几家,许婉如肯定是不会收钱的,后面的就要收钱,一块钱一袋,其实也是象征性的收点钱,收钱不为别的就为堵口。

  黄翠娥和魏春花也动心了,不说别的,就是婉婉去年养猪赚的那些钱,就够让人羡慕的,现在有机会她们也想试试。

  两人都望着公婆,不说话,眼神中的期盼却是骗不了人的。

  “你们自己决定,想不想养猪养鸡。”黄幺妹也心动,不等老头子说话,她先说了。

  “娘,我想养。”两人异口同声说道。

  “那就养,试试就试试。”黄幺妹做主了,这些事本来都是女人在忙,她也懒得让老头子同意。

  只是黄翠娥和魏春花也要和许婉如一样养七头猪,一百多只鸡,猪栏不够,借用许婉如家里的,就在隔壁,有动静也能听的到。

  接下来,许婉如说了抓小猪小鸡的事情,包在她身上,大家只要准备好钱就行。

  一下子七头猪一百多只小鸡,两家都拿不出来这些钱。许婉如早就料到了,拿出来去年家家户户存的粮食说事,说是帮他们找人买了,去年年初大家都拿出大部分积蓄买了粮食,现在卖出去,在黑市依然是高价。

  小猪小鸡先给他们捉来,但是家里存的粮食必须给她去换钱。

  如果到时还差,先欠着,年底卖猪卖鸡以后,再还她。

  许婉如的话说完,老二两口子感激的不要不要的。

  罗达欣慰的很,看着孩子们相处融洽,他是最高兴的。

  晚上,得让女儿女婿来一趟,这不分家也不好,严家不分家,女儿女婿养猪可就不好帮,还得去不远处隔壁的老弟罗湖家里一趟,跟他也说说这事。

  刚才婉婉话里的意思也是要带着老弟(二叔)家,他得让老弟去拿个主意,愿不愿意是一回事,他的态度要表明。

  亲兄弟,有今生没来世。他和老弟也是亲亲的人,不能不管。

  没有金手指,即使知道政策,许婉如也不会大量养猪养鸡,猪瘟和鸡瘟是一个因素,还有一个就是这年月的猪真没啥东西吃,除了糠就是猪草,糠也不多,就够一头猪吃两三月的。正常情况下,一头猪一年到头养到两百四,那就是了不得的事情。妥妥的大肥猪,两百四十斤都是个例。

  在农村老家待到下午三点,许婉如和儿子才回城里,回城里之前,放了几十袋草粉在老家杂物房堆着。

  回去的路上,母子俩骑着自行车,走走停停,自行车前面的还插着大把的映山红,哼着歌曲。好不高兴,一会儿功夫就到了城里的家。

  三天后,罗家人齐上阵,就连罗湖都来了,除了孩子们,全部来了。

  进到城里罗明亮家的小院,“不错,收拾的蛮利索。”

  罗湖是第一次来,上次搬家他要到公社开会,没来成。

  院子里面看着鸡多,但是很干净,一群长着绒毛毛的鸡,在鸡圈里面悠闲自在的踱步。

  几只去年的生蛋鸡,年初抓的一些鸡,还有前两天抓的一茬鸡。

  在后院一块地方,一群小猪仔,五家人每一家五头小猪,过两天还有一次,一家再抓两头猪。